小学学过的叶圣陶的作品有哪些

1、小学学过的叶圣陶的作品有哪些1、《荷花》(现已收入三年级下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人教版)语文书课文)
2、《藕与莼菜》(短篇小说)(现已收入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八课)1997
3、《爬山虎的脚》(现已收入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本第六课)
4、《游金华的双龙洞》(现已收入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和四年级下册第3课(人教版)课文)
5、《苏州园林》(现已收入人教版初二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第13课;苏教版 初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21课,有删改;语文出版社初一年级第17课,有删改 。)等 。
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主要内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
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张中行写的一篇文章,出自他的作品《谈文论语集》 。
2、第一个方面写“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先写了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的一件事,就是叶圣陶给他的文章描标点,让他受了教育 。接着详细叙述自己同叶圣陶修润课本时发生的事 。叶圣陶是苏州人,写作时坚决要用普通话,可是自己觉得没有把握,便请作者帮他修润 , 作者感于前辈的恳切,就遵嘱直接改了,但若一两处叶老认为可以不改,反要去再征得作者的同意 。这两件事 , 写出叶圣陶对人对事的态度,既谨严认真又诚恳谦逊,教人不由生出敬重的感情 。接下来又叙述了叶圣陶在日常交往中宽厚待人的一些言行 。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 , 留给作者的印象是深刻的,温暖的 。譬如他去看望叶老,老人家要一送再送,要穿门越阶,鞠躬致谢,直到目送他上路,才转身回去;叶圣陶晚年已不能起床,对来访者还是要举手打拱 , 连声致谢 。更让作者感动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去拜访叶圣陶不遇,第二天就接到叶圣陶的信,信中叶圣陶为不得见深表悔恨 , 又从留言地址推测他境遇窘困,而感到悲伤难过 。在那个特殊年月,叶圣陶对作者这样一个落魄的人如此情重!怎能不叫他感念至深呢?
3、第二个方面回忆叶圣陶先生不仅有为人宽的一面 , 还有严的一面,那就是律己、正心、修身 。他不仅做人这样,在做学问和使用语言上 , 也是一丝不苟,能以身作则 。作者引用叶圣陶多次说过的用语主张:“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 , 是说话,不是念稿 , 才算及了格 。”叶圣陶在写作方面追求明白如话,写出来要让人看得明白,他心里装着的是读者 。叶老还常提到“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 , 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说的是行文要力求简洁 , 不累赘拖沓 。这些主张是叶圣陶针对现实中的不良文风(有些人“宣扬朦胧”,还有些人“应简而偏偏要繁”)提出的 。不仅在用语方面,凡写作的方方面面,叶圣陶都认真至极,求妥帖和完美,文中也都予以列举,也正是这些小事才细致入微地表现出叶圣陶的学术态度和风范 。尤其在课本中“做”和“作”用字体例不统一的问题上,叶圣陶从发现问题,到提出解决办法 , 再到监督执行,不吝心力去推进 , 其重视语言使用的规范性,表现出一名语文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值得后人细细揣思和学习 。
4、总之,本文所叙事情虽?。切∈虑榧笃犯?所忆的内容多且杂,既写作者亲身感受的事,也有他人的转述和评价 , 因主旨统摄,并不觉得散乱,人物形象因这些片段和细节真切丰厚起来 。行文沉稳平和,质朴蕴藉,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评说随叙述自然生发 , 援引议论精要庄重,之间承合自如,这是大家的境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