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是谁的心啊孤单的留下是什么歌 是谁的心啊孤单的留下是谁唱的( 二 )


万事开头难 , 薛范选择了歌曲译配 , 一生没有放下 。
一生译配发表近2000首外国歌曲
薛范说 , 音乐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 就像吃饭睡觉一样 。
据中国翻译协会初步统计 , 他一生译配发表了近2000首外国歌曲 , 其中俄语歌曲800多首 , 欧美、拉美及亚非等地其他语种歌曲千余首 , 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
走进薛范的家 , 眼前可以用“书山书海”来形容 , 他端坐在电脑前 , 四周摆满了各种印刷品和手稿 , 包括不同时期不同语种的书籍、杂志、报纸、乐谱、唱片……所有这些包围着他那略显瘦弱的身躯 。
20世纪90年代 , 多家媒体登门拜访薛范 , 彼时他已是赫赫有名的翻译家了 。 不过 , 采访人员看到、拍到的他 , 完全没有“光环” 。 他戴着略显沉重的黑框眼镜、穿着蓝色粗布工装 , 废寝忘食 , 把整个自己深“埋”在作品的“海洋”里 。
2021年初夏的一天 , 已是午后两三点 , 当采访人员如约登门拜访薛老时 , 碰上他尚未用完午餐 , 桌上略显凌乱 。 显然 , 对薛范而言 , 这又是“忙过了头”的一天 。 他面对采访人员好奇的目光 , 快速收拾好桌子 , 一转身又再度投入到对歌曲译配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中 。
歌曲译配与普通翻译到底有哪些区别?薛范用了近70年去研究、去发现 , 并且为后人总结了一套外语歌曲如何译配中文版的教科书级方法 。
他说 , 外国歌曲的中文译配 , 就是要把歌词与音乐配起来 , 这是难点所在 。 在外国歌曲中 , 词汇的音节发音(落在谱子上)大多是通过轻音或重音来体现 , 一般重音必定要落在音乐的强拍上;中文一般不分轻重音 , 而且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 但大部分外国语没有四声之分 。 普通的翻译 , 如果只追求意思准确 , 而不考虑与旋律和节拍的恰当配合 , 往往无法达到精准的歌词表达效果 , 这就是译配工作需要去攻克的难题 。
他曾举例 , 有的歌词上下文中出现了“我的马”和“我妈妈” , 但是因为没有与音乐适配 , 很可能在用中文演唱时“妈”“马”不分 , 出现跨文化的误唱和误读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之所以在中国广为传唱 , 也恰是薛范巧妙地处理好了歌词表达中与音乐的适配关系 。 这样才有了经典唱句“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等经典唱句 。
他还告诉采访人员 , 翻译一首歌的歌词 , 不是单纯地从这个字面到那个字面 , 而是要吃透文字背后的“场景” 。 对他而言 , 每首歌都是一个“戏剧小品” , 他会分析“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
1991年初 , 薛范就将歌曲《回忆》的中文译配版(含简谱)发表在《英语世界》杂志上 , 于是就有了“夜凉 , 街上弥漫着寂静 , 月儿寻找着梦境 , 留下孤独笑影”等精彩词句 。
据《英语世界》杂志统计 , 20年间薛范累计向《英语世界》读者译介了150余首英文歌曲 。
在薛范人生的最后十年 , 上海音乐出版社为其整理出版了《薛范60年翻译歌曲选》《薛范60年音乐文论选》系列著作 , 将薛范精益求精的译配技艺系统性地保存下来 , 流传下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