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是谁的心啊孤单的留下是什么歌 是谁的心啊孤单的留下是谁唱的( 三 )


单是《薛范60年音乐文论选》就有超过百万字 , 主要包括:歌曲史话、歌曲与翻译、歌曲与交响乐、歌曲与人物、歌曲与电影、歌曲掌故、歌曲与文荟 。 读者发现薛范是真正的“音乐多面手” , 其研究领域除了译配各语种歌曲 , 同时还涉猎交响乐、歌剧、音乐剧和作曲技法等众多领域 。
毕其一生架起跨文化的音乐之桥
薛范的精神世界 , 属于中国 , 也属于全世界 。 从老人引以为豪的一份经典译介歌单可见一斑:《回忆》(英国)、《玫瑰人生》(法国)、《鸽子》(西班牙)、《莉莉·玛琳》(德国)、《道别》(意大利)、《你鼓励我》(挪威和爱尔兰)、《啤酒桶波尔卡》(捷克)、《多瑙河之波》(罗马尼亚)、《雪绒花》(美国)、《红河谷》(加拿大)、《生活之路》(巴西)、《草帽歌》(日本) , 等等 。
在音乐界 , 关于薛范还有这样一段佳话 。 其实 , 直到2007年 , 他才首次到访俄罗斯 。 年逾古稀的他第一次实地感受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 此外 , 他还见到了老朋友、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等 。
“薛范使我们的许多歌曲在中国大地上获得了‘生命’ 。 这些歌曲 , 今天在中国不仅满头银发的老战士们在唱 , 还有许多年轻人在唱 。 ”库利科娃曾在《我的朋友薛范》一文中这样写道 。
2012年来华执导音乐剧《猫》首个中文版的英国音乐剧导演乔·安·罗宾逊 , 对薛范译配的歌曲《回忆》中文版评价很高 。 她认为:“中国的译者和全体工作人员都很棒 , 他们尽一切可能原汁原味地还原了《猫》的精髓 。 ”
而今薛老驾鹤 , 一些网友也为之感伤 。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说:“薛范是好样的 , 这样的人永远值得纪念 。 ”“他懂得如何将歌词翻译的意境与旋律巧妙地结合 , 他的离开令人惋惜 。 ”英国网友JD说:“他是永远的大师 。 ”澳大利亚网友Dean.H留言:“音乐无国界 , 他创造了奇迹!愿翻译家一路走好 。 ”俄罗斯官方通讯社塔斯社也报道了薛范去世的消息 , 新闻引述的观点认为“他的译作曾经并继续为两国人文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
改革开放后 , 薛范热衷于组织和参加各种中外友好音乐交流活动 , 在音乐厅、在排练场 , 甚至在公园里 , 他与音乐同行及爱好者一道切磋 , 心灵沟通的时刻 , 他笑得最灿烂 。
细心的音乐爱好者还发现 , 其实薛范一生横跨翻译、音乐、文学三界 。 他不仅译配歌曲 , 还翻译了一批外国诗歌 。 一张照片记录下2020年12月的一天 , 已是华发满头的薛范 , 在家中操作电脑 , 屏幕上显示 , 他正在校译一篇关于“母亲”的外文诗 。 尽管是背对着摄影镜头 , 人们看不到他的表情 , 但他那略微佝偻的身躯、随时准备敲击键盘的手指 , 仿佛正在诉说“我要继续下去 , 我要再字斟句酌一下” 。
在他去世前 , 他还在与上海音乐出版社接洽 , 准备整理出版个人不同时期译配的合唱曲集 。 不过 , 这个心愿只能留给后人去完成了 。
走到生命尽头的他 , 不仅希望出版更多曲集 , 举办更多音乐会 , 还留下了未及排演的一部中文原创音乐剧 。 剧本封面上赫然写着“原创编剧:薛范”的字样 。 这部名叫《在歌声中走向未来》的音乐剧 , 准备采用不同时期朗朗上口的老歌串起完整故事 。 用薛范自己的话说 , 是聚焦不同时期的人民 , 他们创造了历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