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颜色风水 黄角的功能( 三 )


黄颜色风水 黄角的功能

文章插图

2 体色改善
在天然水域中 , 野生黄颡鱼体色多呈金黄、土黄、褐黄色等不同程度黄色;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 投喂人工饲料养殖的黄颡鱼体色相对较深 , 呈现灰色、黑色 , 严重影响商品价值与消费市场认可 。
2.1着色剂
多种因素可以影响水产养殖中鱼类体色变化 , 国内外这方面报道已有很多[16-17] , 水产饲料中的色素物质会对鱼类体色变化产生重要影响[18-19] 。鱼类黑色体色的变化受到皮肤、鳞片和鳍条中黑色素细胞数量、分布、密度等方面的影响[17] 。黄色、红色等体色的变化会受到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色素在皮肤、鳞片、鳍条中含量和分布的影响[19] 。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 , 自身不能合成色素 , 必须依赖于从饲料、环境中吸收并沉积来获取色素[16-20] 。玉米蛋白粉含有丰富氨基酸和天然色素-叶黄素 , Morros等测得玉米蛋白粉中叶黄素含量是新鲜玉米的7倍[21] 。玉米蛋白粉中色素总含量为200~400 μg·kg-1 , 是玉米籽粒(0.1~0.9 μg·kg-1)的200倍以上[22] 。朱磊等以玉米蛋白粉(叶黄素含量为270 mg·kg-1)和4%叶黄素(提取自万寿菊)为饲料添加剂 , 经过58 d的养殖试验 , 发现黄颡鱼的黄色深度随着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水平提高而上升 , 说明黄颡鱼能够有效吸收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叶黄素 , 当玉米蛋白粉色素量达到10%以上时可以满足黄颡鱼对饲料色素的需要量[23];丁小峰等在黄颡鱼饲料中分别添加0.4%的加丽素红、0.5%的金黄素、0.5%的金菊黄、6%的玉米蛋白粉作为色素源 , 也发现玉米蛋白粉等饲料原料中的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在黄颡鱼腹部皮肤中有一定的沉积量 , 其中添加100 mg·kg-1色素的金黄素-Y和金菊黄使黄颡鱼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含量显著性增加[24];也有研究表明 , 饲料中的叶黄素在黄颡鱼皮肤中的沉积率明显高于角黄素 , 但饲料中添加100 mg·kg-1以上叶黄素时 , 黄颡鱼皮肤中沉积率明显下降 , 添加50 mg·kg-1叶黄素时 , 养殖的黄颡鱼皮肤中叶黄素含量能够达到野生黄颡鱼水平 , 体色也与野生黄颡鱼基本一致[25] 。
黄颜色风水 黄角的功能

文章插图

2.2维生素A
鱼类的体色变化与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密切相关 , 而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合成前体物质 。陈学豪等实验表明 , 黄颡鱼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量少于33705 U·kg-1时黄颡鱼体色出现异常 , 说明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水平会对黄颡鱼体色产生影响 , 黄颡鱼配合饲料中维生素A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3 705~40 316 U·kg-1 [12] 。[待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