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风水 御史大人家宅( 三 )


【住宅风水 御史大人家宅】综合《明史》记载 , “湖茶”先走私 , 后合法的走上了这条“万里茶路” 。甚至在万历年还因为茶叶的需求而引发的 , 蒙古族、女真族等和明朝之间的战争 。同时根据湖南安化和湖北咸宁柏墩都有证据表明 , 在明代万历年就有晋商经营等 。所有的林林总总来看 , “万里茶路”应该是从明代“隆庆和议”不久后 , 就开始形成了这个以茶为主的万里商路 , 并且一定是以“湖茶”为主 。最先被发现 , 开发的 , 最最有可能的就是赤壁羊楼洞茶 。
今天中国历史文化看明朝 , 我们不免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 总是说着说着 , 那些事情到了明朝的某一段 , 就突然什么都没有 , 几乎都是直接跳跃到了清朝 。给人的感觉 , 好像清朝开国以来 , 什么都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 , 或者发展的 。“康雍乾盛世”好像是中国发展的最颠峰时期 , 虽然我们毫不否认 , 清朝在开彊辟土 , 文治武功方面的极高建树 。但是和明朝同时代的海外诸国 , 甚至一直自以为是的西方人也是十分向往 , 用顶礼膜拜的心态看待的 , 世界最富有、最发达、最开放的神秘东方神国-号称“白银帝国”的 。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萌芽国的明朝 , 从现存的历史看起来怎么很多是一片空白或者黑暗……?
谢鹏举没有创造方逢时那么大的功绩 , 但是为官清正 , 办事也有作为 , 最后任到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正二品)巡抚浙江 。在万历八年致仕 , 此后他在赤壁市(今赤马港办事处)的月山 , 选一盆地中间 , 坐北朝南 , 依山而建府邸 。府邸最前面有是一亭阁 , 进去前必经此亭阁 , 进入亭阁后是一条高墙围堵的直巷 , 过了直巷才进入房屋 。这么御史大人“太平不忘战事” , 这样的布置既显示了身份 , 也用于防兵 。
府邸前是一塘 , 现存有残石栏若干 , 仍可想象当年的园林景致肯定是曲径幽兰 , 别具一格 。府邸宽大 , 三进三层 , 至今仍从地面基角可窥一、二 。府邸旁靠左有一怪石 , 据后人所说 , 是谢鹏举家当年糸马之用 。
整个府邸及园林周围环山抱绕 , 如同在聚宝盆中 , 又似城池之中 , 寓意家族稳固 , 有神灵保护 。前面山陡 , 进出不便 , 实为防兵 。府邸在后面依山而建 , 山形成峰 , 如同笔架 , 是希望后代读书成材 , 辈出人才 。
如此往嘉鱼方向不到十公里 , 嘉鱼舒桥的南塘方家 , 这里就是谢鹏举的同乡 , 以兵部尚书致仕的方逢时府邸 。方逢时在谢鹏举致仕的第二年(万历九年) , 也致仕告老还乡了 。他的府邸选址与谢鹏举惊人的相似 , 也是一个盆地 , 大山环绕 , 至今仍存很多房屋 。据其后人所说 , 过去曾有书房 , 庭院等 。从地基看 , 当年规模不小 , 府邸前也有一塘 , 过去有一洗衣石板上雕“尚书”二字 , 后被人盗走 。至今仍有一“尚书”石板为后人收藏 , 还有一块大木匾 , 上书“柱国尚书” , 后人无知 , 为了做木谷仓的盖板 , 嫌其过大 , 锯掉一字 , 今仍存“柱国尚”三字 。过去府邸中还有一对汉白玉石狮 , 是方逢时从京城带来 , 文革时 , 家人为了保护它 , 深埋地底 。九十年代挖掘出来没多久 , 就被人盗去 , 后人至今为此扼挽长叹 。方逢时府邸坐向与谢鹏举的相反 , 坐南朝北 , 地域更加广阔 。离府邸一里有一地方 , 叫下马铺 , 是当时前来拜访的官员下马的地方 。过去官员到南塘方家 , 从嘉鱼县城坐船经蜜泉湖到舒桥的米铺 , 然后到下马铺 , 武官下马 , 文官下轿步行到南塘方家拜见方逢时 。据南塘方家后人所讲 , 当地有九股水源进入 , 是九龙入海 。然后有三处出水 , 一处从舒桥的米铺蜜泉湖乘船到嘉鱼县城 , 一处是从黄龙经陆水河到陆溪 , 赤壁 , 最后到出生地黄盖湖 。还有一处是经西梁湖到武汉 。这样的选择非常高明 , 不但能够集聚天地灵气 , 而且进退自如 , 可见当时方逢时用心良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