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呈现出来的英文翻译 呈现英文翻译


近日看到通篇错译的《美国高等教育史》中译本时 , 我震惊于译者和出版社是有多么疏忽怠慢 , 才把这么可笑的错误如实呈现在读者面前:把Penn译成“佩恩大学” , 在同一个句子里把Iowa同时译成“爱荷华州”和“艾奥瓦州” , 把耶鲁大学说成是国立学院……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王慧敏副教授对书中离谱错译做的梳理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值得欣慰的是 , 该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在在全网下架召回该书 , 并表示已在征求王慧敏老师意见的情况下 , 组织责任编辑修订该书 。
此事因为有专业人士出面指正 , 才得以公之于众 , 而现实是 , 究竟有多少粗制滥造的译著被出版而贻害大众!就我个人而言 , 现在基本不看英文原著的中译本 , 并非专业使然 , 而是现在市场上的多数中译本都让人不忍卒读 , 译者的专业素养和文采都有待加强 。
那为何翻译市场上盛产滥作呢?私以为 , 还是翻译这一工种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被大众和市场严重低估了 。很多人都认为翻译就是简单的语言转换 , 只要会两种语言 , 就干得了翻译 。甚至有人担心 , 随着各种智能翻译设备的普及 , 翻译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 , 我们习惯了翻译的低稿酬 , 习惯了译著不被当成学术成果 , 习惯了让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去翻译各种专业学术著作 , 最后 , 我们只能习惯各种翻译质量和文采欠佳的译著充斥书架 。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 , 求学期间有幸遇到了很多兢兢业业、对待翻译教学和事业一丝不苟的老师 , 他们可能没有名噪学术圈 , 没有抢发各种译著 , 也没有成立名目繁多的翻译公司变现捞钱 , 却用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百分百的用心和投入让我看到 , 在一个发展和管理极其混乱的行业 , 一名专业译者应有的风骨 。
工作中 , 也时常能听到同事因为一个单词、一个标点符号跟外籍专家吵得不可开交 。在我看来 , 确保自己出版的读物没有硬伤是每个出版机构都应当严防死守的底线 , 这是对读者的基本尊重 。
【把自己呈现出来的英文翻译 呈现英文翻译】翻译从来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 , 也不是机器翻译能够取代的 , 真正专业的译者一定是对两种语言体系、文化背景、相关专业领域有着深入了解的 , 但凡没有经年累月的长期积累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修订一本粗糙的译著 , 并非难事 , 难的是让大众看到翻译的价值所在 , 让翻译成为一个真正让人尊重、敬畏的工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