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加工中所利用的蛋白质的性质

1、面包加工中所利用的蛋白质的性质面包加工利用酶 , 酶是一类具有专一性生物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
由淀粉酶、木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等组成的面包、馒头等发酵面食专用复合酶,已经广泛用于面食加工 。代表产品有面包改良剂 。
通过加入各种酶制剂的好处:
1、首先使原料的耐搅拌性增强;
【面包加工中所利用的蛋白质的性质】2、面团光滑、柔软、不粘辊;
3、有效地缩短发酵时间;
4、提高耐醒发能力;
5、入炉后有较好的膨胀效果 。
6、内部细腻、气孔均匀,面包芯洁白、柔软、富有弹性,品味醇香,口感好;
7、体积大,冷却后不易收缩 , 有效地延长面包地老化周期及货架期 。
2、请问齿轮加工中滚刀工作的原理滚刀工作的原理:即齿轮传动原理 。
补充:
齿轮转动的原理:
1、齿轮传动是动力传动的一种形式;
2、齿轮传动原理很简单 。即一对相同模数的齿轮相互啮合将动力由甲轴传送给乙轴 , 完成动力传递的一种方式;
3、它的特点是:动力传递可靠、速比可通过调整相对齿数来改变 。
3、切削加工中为什么会产生自激振动一、自激振动的原因:
1·再声颤振 。由于切削厚度变化效应引起的自激振动 。产生再声型自激振动的原因是因为切削过程中被加工表面前、后两转的切削区有重叠;后一转切削振动纹滞后于前一转切削振纹,且相位差角ψ在0到180°之间 。
2·振型耦振 。这是一种由于振动系统各主振模态间相互耦合、互相关联而产生的自激振动.产生振型耦合自激振动的原因是两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小刚度主轴落在了切削力与加工表而法线方向夹角β之内 。
二、自激振动的诊断:
1·再声型自激振动的诊断,如果机械加工过程中发生了强烈颤振,可设法测得被切工件前、后两转振纹的相位差ψ 。若相位差ψ位于Ⅰ、Ⅱ象限内,则可判定机械加工过程中有再生型自激振动产生;若相位差ψ位于Ⅲ、Ⅳ象限内,则可判定该振动不是再声型自激振动 。
2·振型耦合型颤振的诊断 , 如果切削过程中发生了强烈颤振,可设法测得z向振动相对于y向振动在颤振频率成分上的相位差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