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叙事结构有哪些 记叙文的结构有哪些


我们要想让自己的作文打动读者的心弦 , 不可不注意作文的思路训练 。所谓思路 , 就是作者在思索并行文时思想发展、前进的路线 。理清思路是作者思想认识系统化、明晰化的过程 , 也是作者对文章的整体构思 , 如怎样开头 , 如何承接、过渡 , 怎样围绕中心把选择的材料组织起来 , 哪些地方需要为文章下一步发展做好铺垫 , 哪些地方要与文章的前一部分有所照应 , 怎样结尾等 , 予以梳理 , 使之条理化、文字化的过程 。这一系列的思索、谋划 , 即是理清思路的工作 。理顺思路 , 非常重要 , 思路清楚了 , 才能把文章写得流畅 。而所谓结构 , 就是文章的组织构造、布局安排 。思路是在头脑中的东西 , 行之于文 , 便是结构 , 它是作者思路的外化体现 。思路与结构紧密相关 , 思路决定结构 , 结构体现思路;思路是文章的内在脉络 , 结构是思路的外在呈现 。这正像盖房子 , 对房屋的整体构想相当于“思路” , 盖好的房子所体现的构造、样式即为“结构” , 而盖房子的过程就是“写作” 。
一篇优秀的文章成功的因素很多 , 但必然会有一个与内容切合的行文结构 。那么怎样进行思路训练?怎样选用恰当的行文结构呢?
一、灵活运用恰当的“顺序”
作文的思路和结构在记叙文中直接体现在叙述和描写的顺序上 。什么叫“顺序”呢?用通俗的话说 , 就是先说什么 , 后说什么 。这里举一个最简单的问候做例子:同学们早晨在上学路上碰见了 , 应该互问:“你早!”晚上放学分手时 , 应该互道:“再见!”这就是恰当的问候顺序 。如果哪个同学早上见面说“再见” , 晚上分手说“你早” , 就是弄乱了问候的顺序 。
这么简单的一个日常问候都要讲究顺序 , 那么要向别人讲述一件有头有尾的故事 , 就更不能不注意先说什么 , 后说什么了 。那么 , 先说什么 , 后说什么 , 应该怎样确定呢?
请看下面这篇作文的开头部分:
升旗
星期一早上 , “铃……”铃声响了 , 庄严的时刻来到了 。
同学们飞快地跑到操场上 , 迅速地排好队伍 , 准备进行升旗仪式 。我作为升旗手 , 已经提前站在旗杆旁 , 做好了升旗前的准备 。操场上 , 队伍整整齐齐 , 同学们胸前佩戴着红领巾 , 个个精神饱满 。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校园 , 小树披着金纱 , 在操场旁挺立着 , 好像也要跟我们一起参加升旗仪式 。啊 , 一切都显得那么庄严 , 那么肃穆 。
……
这段文字的第一句话就突出了升旗的时间是“星期一早上” , 接着写了“铃声” , 同学们的集合 , 自己的准备等等 , 然后 , “八点整 , 雄壮的国歌奏起来了”——这样安排叙述的顺序 , 显然是根据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变化来写的 。这就是时间顺序 。除了时间可以作为说话、写文章的顺序外 , 空间的变化也可以作为写作的顺序 , 我们叫它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就是以一件事发生、发展过程中地点的变化来安排叙述的先后 。那么 , 以时间或空间的变化为顺序的记叙文 , 是否只有一种类型呢?不是的 , 它可以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