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兽王 幽灵猛虎王和猛虎王


几年前,我和朋友租了辆日产二手车,从科伦坡一路向南自驾,途经海龟出没的Kosgoda沙滩、冲浪好手云集的Hikkaduwa小镇、旧殖民时代气息弥漫的Galle古城,直到巨大灯塔崛起的Dondra角,走马观花,优哉游哉 。于是,今年初春,我又回到斯里兰卡,计划着重游南部海岸,并将路线拉长至Tangalle 。但这一次,则改搭火车 。

百兽王 幽灵猛虎王和猛虎王

文章插图
【百兽王 幽灵猛虎王和猛虎王】在斯里兰卡,吊车门似乎是当地人的一种习惯 本文图均为Leo图
无论从哪个角度打量,科伦坡Fort火车站都不及孟买Victoria火车站华丽程度的万分之一 。虽说二者皆出自前大英帝国设计师的手笔,却恰如斯里兰卡和印度在日不落帝国历史上曾扮演的角色,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
科伦坡Fort火车站的混乱程度同样亦不及孟买Victoria火车站的万分之一,车站内没有四处乱窜的流浪狗和兀自倒卧在铁轨上的圣牛,人们有序地排队购票和剪票通关(尽管队列稍嫌歪七扭八),说话时的音量都不大,即便争吵也如同在低语??总之,目光所及皆一派懒散 。
美国作家保罗·索鲁在自己1975年出版的铁道旅志《火车大巴扎》里,就曾描写过斯里兰卡人这种懒洋洋的作风,并把原因之一归为“饥饿”——当时,斯里兰卡正闹粮荒,亦引出了后来把整个岛国搅乱20余年的猛虎组织 。他对斯里兰卡火车的体验,则爱恨交加 。车厢是殖民时期精细木工活的典范,以最为复杂的方式拼接镶嵌,上面却有蟑螂爬来爬去 。待到2006年,已届花甲的保罗·索鲁又重走了一遍33年前的火车旅行路线,在新旅志《驶往东方之星的幽灵列车》里,面对间隔在今昔当中那看似完好却于瞬间流散的岁月,他不由发出喟叹:斯里兰卡和我都无可挽回地变了 。
而我要搭的,正是Paul Theroux乘过的海岸列车(Coastal Line),从科伦坡Fort火车站驶往160公里外的南部重镇Matara 。它是斯里兰卡铁道史上的第二条列车线,花了18年时间修筑,于1895年正式开通并运营至今,哐当有声地见证了前大英帝国的抽身离去、斯里兰卡的独立运动、猛虎组织的异军突起和覆灭、和平的全面回归与经济复兴,以及游客从世界各地潮涌而来??只在2004年12月26日,被南亚大海啸粗暴地打断过一次 。
15:44分,列车准点驶入站台 。出乎我的意料,它已不是保罗·索鲁笔下怀旧的“英国红”铁皮柴油机车,取而代之以簇新的中国制内燃动车组,一节节车厢里不见了木质窗框和鼓囊囊的皮座椅,只有冰冷的塑料长椅和吊环 。原来,斯国政府几年前启动了一项为期10年的铁道发展计划,全面升级铁轨,更换火车 。运行逾百年的海岸列车自然首当其冲,过去需要3小时40分钟才能走完全程,现在仅2小时就够了 。
然而,火车提速和被“现代化”了的设施,并未能改变斯里兰卡人乘火车时的习惯 。尽管头顶就有电扇,他们还是喜欢把门窗都打开,任由从非洲大陆吹来的凉风裹挟着海洋的咸湿和椰树的清香,灌满整个车厢 。更有年轻人干脆把大半个身体探到车厢外,抑或坐在转向架的踏步上晃荡着双脚,那副敏捷身手和随心所欲的感觉,就仿佛身上长着磁铁 。
有时,他们会问我一些外国旅行者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你从哪里来?到过哪里?要去哪里?你是佛教徒吗?喜欢斯里兰卡吗?而他们的语气中从没有一丝羞涩,嘴角总挂着亲切的笑意,专注地聆听回答并轻轻晃动脑袋,作出有肯定意味的重复——“China??Ah,Chung-kuo!”
或许正如保罗·索鲁所言,火车上的邂逅很容易形成一种坦诚的气氛,既因为大家有缘同行一段路,也因为彼此都知道以后再见面的几率微乎其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