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方的故事

1、陈元方的故事陈元方 , 名纪,字元方,颍川许昌人,陈寔之子 , 享年七十一岁 。与弟陈谌俱以至德称,兄弟孝养,闺门雍和 。与父亲陈寔和弟弟陈谌在当时并称为“三君” 。遭父丧,哀痛欧血豫州刺史表上尚书,绘象百城,以励风俗 。遭党锢后,累辟不就 。董卓入洛阳 , 就家拜五官中郎将 。纪不得已而到京师 。累迁尚书令 。建安元年,袁绍为太尉,欲让于纪 , 纪不受 。拜太鸿胪,卒于官 。纪子群尝谌子忠各誉其父公德,相争不决 , 质于祖父实 。实道:“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纪于遭党锢后,发愤著书 , 号曰《陈子》,凡数万言 。
2、陈元方候袁公文言文翻译1、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 , 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 , 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 , 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不学孔子 , 孔子也不学周公 。”
2、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 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 , 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 世说新语 政事》)
3、陈元方年十一时原文【陈元方的故事】《陈元方候袁公》作者:刘义庆 朝代:南北朝
1、原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 , 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
2、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 , 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 , 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