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
1、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使用某种工艺方法进行加工的难易程度 。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能、压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机械加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 。
2、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有硬度、强度、塑性、韧性、耐磨性和缺口敏感性等 。
3、抗拉强度σb=K*HBS (布氏硬度HBS),钢铁材料和铝合金K值一般为3.3~3.5,铜及铜合金约为4.8~5.3 。根据洛式(HR)硬度换算σb=-801.24+50.08×HRC 。
4、硬度有一定的范围,一般波动为5个HRC 。
5、弹性极限σe,屈服极限σs,抗拉强度σb,条件屈服强度σ0.2,疲劳强度σ-1 。
6、冲击韧度αk或Ak是判断材料脆断抗力的重要性能指标 。
7、刚度是指零件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工程中弹性模量E被称为材料的刚度 。
8、熔点低的金属,铸造性能好,对铸造工艺有利 。
9、在金属及合金中,主要是金属键,但是有时也不同程度地混有其他键 。
10、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类型:体心立方结构、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 。
11、晶体缺陷分以下三类: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线缺陷(位错)和面缺陷 。
12、晶粒越细,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
13、每种金属都有一个平衡结晶温度,也称为理论结晶温度;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是结晶的必要条件 。
14、细化晶粒常用的三种方法:提高冷却速度,增大过冷度;变质处理;机械或超声波振动、电磁搅拌等 。
15、纯金属在固态下的转变有两种:同素异晶转变(包括铁、锡、钛、锰等)和磁性转变(包括铁、钴、镍等) 。
16、合金的相结构分为三类:固溶体(固溶强化),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如锡、锑、铜组成的轴承合金) 。
17、铁碳合金相图三条水平线:包晶转变线,共晶线,共析线 。
18、含碳量:亚共析钢(0.02-0.77),共析钢(0.77),过共析钢(0.77-2.11);
亚共晶生铁(2.11-4.3),共晶生铁(4.3),过共晶生铁(4.3-6.69);
低碳钢(0.02-0.25)
,中碳钢(0.25-0.60),高碳钢(0.60-1.30) 。
19、低碳钢的组织多为铁素体,强度、硬度较低,而塑性、韧性很高,工业用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3%-1.4% 。
20、液相线和固相线之间的距离越小,铸造性能越好,共晶成分的铸铁的常用来浇铸铸件,其流动性好,分散缩孔小,显微偏析少 。
21、锻造或者轧制温度必须选择在单相奥氏体区的适当温度范围内 。实际生产中各种碳钢的始锻和始轧温度为1150~1250℃,终锻和终轧温度为750~850℃ 。
22、拉力试验是用来测定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冲击试验主要用于结构钢 。对于在服役条件下承受附加弯曲的零件如螺栓等,必要时做缺口偏斜拉伸试验 。
23、布氏硬度(HB)适用于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或组成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及钢件退火、正火和调质后的硬度 。表示符号:HBS,适用于值在450度以下,HBW适用于值在450-650的材料 。
24、洛式硬度(HR)可以直接在工件上试验,直接读出硬度值,广泛用于热处理质量检验,常用于检查淬火后的硬度 。表示符号:HRA(20-88),HRB(20-100),HRC(20-70) 。
25、维氏硬度(HV)适用范围比较广,精度高,测量准确,但是效率低 。
26、努氏硬度(HK)对表面淬硬层或镀层硬度测定较为方便 。
27、肖氏硬度(HS)可以在现场测量大型工件的硬度,但是精度较低 。
28、里氏硬度(HL)常用于测量大型铸锻件、永久组装部件等,精度高,但是对被测工件要求也较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