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渊明记文言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 ,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 ,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皆出酒食 。
2、饮酒陶渊明赏析1、《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2、赏析:《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高兴之作 , 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多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
3、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 , 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态 。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也没有寄身庙宇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身处“人境” 。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会有闹市,也就人来车往,喧哗不绝于耳,可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 。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 。“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 , 将抒情主题客观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 , 颇富情趣 。“心远地自偏”一句,以及为精炼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
3、陶渊明喜欢什么花陶渊明生于352或365年,427年去世,字元亮 , 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 ,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 , 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从其诗中可看出喜欢菊花 , 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且一生写了很多关于菊的诗文 , 足以表达其对菊花情有独钟 。
4、杂诗陶渊明1、杂诗
作者: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
落地为兄弟 , 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2、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 。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
3、这组《杂诗》 , 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 。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 , 悲愤等于《楚辞》 。”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 , 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
5、陶渊明的字号和谥号分别是什么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 , 谥号靖节 。
【陶渊明记文言文】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
- 笔记本怎么调字体大小
- 联想笔记本电脑如何安装打印机
- 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简介要短的
- 小红书能看浏览记录吗
- 三星笔记本怎么锁屏
- 电脑如何恢复被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
- 家庭贫困学生信息登记表怎么填
- 迈卡盾忘记wifi密码修改
- 如何做日记本的书皮
- 李鸿章的人物传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