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男人就坚持100秒 是男人就坚持十秒


北京时间5月19日,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队递补获得东京奥运会铜牌 。作为中国队的主力选手,短跑名将苏炳添在自己的第三次奥运之旅中终于收获了一枚宝贵的奖牌 。他通过视频发表“获奖感言”:这枚奥运奖牌属于全部中国短跑人!
从2015年首次闯入10秒大关,到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跑出9秒83,进入决赛 。在追求卓越的路上,33岁的苏炳添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 。无论是百米跑道上的中国“飞人”,还是校园里传授跑步技巧的体育教师,在不同的“赛道”上,他都在奋力奔跑 。
赛场没有一帆风顺,但他总能越挫越勇
北京时间7月16日上午,俄勒冈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预赛开赛,苏炳添第六次踏上世锦赛的赛场 。7年前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正是在同一块场地内,他跑出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位闯入10秒大关的中国男子百米选手 。
突破10秒大关之后,苏炳添又在2018年跑出9秒91,追平了男子100米亚洲纪录 。东京奥运会上,他又将亚洲纪录大幅提升至9秒83,并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 。为中国田径多次取得突破的同时,他也频频在大赛上带来惊喜:2015年世锦赛上,他和队友夺得男子4×100米接力亚军;2018年亚运会上,他战胜各路高手,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宝贵的男子100米金牌 。
【是男人就坚持100秒 是男人就坚持十秒】荣誉并非苏炳添职业生涯的全部,在困难中越挫越勇,书写着他运动人生的另一个侧面 。伤病时有发生,其中包括几次严重的大伤,但每一次他都能从挫折中走出,重返巅峰 。赛场上也并非一帆风顺,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因抢跑被罚下,导致他一度对发令枪响有了心理阴影 。但苏炳添并未退缩,反而迎难而上,终于将起跑磨炼成自己的优势 。
“有一天我独自走到运动场,站在跑道前,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跑不动了?”2019年的一次重伤后,苏炳添一度想过放弃,“内心很快就有了答案,我还能跑,只要克服伤病,依然可以飞起来!”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始终为他的运动生涯提供动力 。
对技术细节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
俄勒冈世锦赛上,苏炳添连续第五次闯入世锦赛男子100米项目的半决赛 。对短跑运动员来说,成绩每提升0.01秒,都需要100%的付出,苏炳添更是对技术细节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 。
苏炳添随身携带的小卷尺,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武器” 。无论是赛前训练还是比赛时,他都会拿出小卷尺仔细测量,认真寻找摆放起跑器的最佳位置 。经年累月地总结经验、学习研究,苏炳添不断“精雕细琢”自己的跑步技巧,提高训练效率,提升赛场成绩 。
今年4月,苏炳添在人民日报撰文《科学训练让我不断突破》,介绍自己在东京奥运会上打破亚洲纪录的“秘诀” 。“通过学习研究,我发现要提高成绩,必须解决自己之前存在的股后肌群力量和踝关节力量不足、主动下地速度和发力速率偏慢、起跑姿势不合理等问题,于是我把起跑脚从左脚改到右脚 。这对运动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最终让我实现了突破、取得了成功 。”苏炳添写道,“此外,脚踝下压、摆臂技术等的优化调整,也是我在不断学习总结中逐步形成的 。”
“中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训练这一关键动能 。”苏炳添说 。除了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不断研究课题、提升科学训练的知识和理论水平也是他平日训练备战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苏炳添在训练之余,还几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在学习、训练中不断对技术进行钻研,帮助他多年来保持出色的竞技水平,不断为中国田径创造优异成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