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常见问题?( 二 )


5、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

幼儿心理健康常见问题?
1.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 。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
2.求知欲较强 。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 。
3.能合群 。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 。
4.诚实而不说谎 。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要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 。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
那么我们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一、吮吸手指吮吸手指,是指儿童将手指放入口中进行吮吸的习惯性行为 。
我们都知道对于较小的婴儿来说,吮吸手指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当然也是属于正常现象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0~1岁的儿童处于“口唇期”,即通过口部(即吮吸、吃手等)来满足欲望 。我们常常会见到婴儿喜欢把手或是抓到的物体放进嘴里,这其实这是他们的感知、认识外在事物的一种途径 。如果我们成人强行制止,婴儿的口腔刺激得不到满足,轻则让他们产生暴躁、消沉的负面情绪,重则会影响其身心发展 。有研究表明,婴儿长大后喜欢啃笔头、咬指甲、吃书、吮吸手指、贪吃、唠叨等一些难改的坏习惯的,都可能和1岁以内没能很好的度过口唇期有关 。
如果一个孩子到了幼儿期仍保留着吮吸手指的习惯,则应该视为一种心理问题 。那么,吮吸手指到底会给幼儿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呢?例如,会引起同伴的嘲笑,致使孩子产生胆怯、紧张、自卑等心理问题;同时也会将手指上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通过口腔带入体内,引起身体疾病等;也会导致手指肿胀、脱皮、发炎甚至变形等;
我家孩子那会就特别喜欢吮吸手指,每次要睡觉就吃手指,只要她闲下来没事可干就吃手 。到了一岁四五个月这种现象还是很明显,那会右手大拇指已经被她吃出了茧子,但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长,也是断断续续给戒掉了 。就像前面故事中提到的吃手指的那个小朋友,即使老师告诉他很多道理,也是改不了这种习惯 。记得我之前幼儿园有个同事,25岁了,每次我们例行周会,领导边讲话她就边啃边抠手,都出血了她还不收手,后来了解到她说她坐下来没事干就想啃、抠 。就是那种已经成为习惯的坏习惯 。可见,如果我们家长前期没能引导好孩子,那这样的习惯便会影响她很长一段时间 。

儿童时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常见问题?

文章插图
妈妈与正在咬指头的孩子
二、任性任性是指孩子放任自己的性子,随心所欲,不加约束 。常表现为需求无度,无法克制或延迟满足;常借助打滚、不停哭闹、乱扔东西等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绪,缺乏集体观念与合作意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