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成功要素和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成功要素名词解释


导读:KSF是哈佛大学William Zani教授于1970年提出的工具,主要是做价值分配和员工激励,实际的操作中对使用人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文章从KSF定义、实施逻辑及组成要素、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案例应用几个方面对该工具进行了分析 。


今天学习KSF(Key Success Factors)关键成功要素,该工具是哈佛大学的William Zani教授于1970年提出,KSF的另外一个名字是薪酬全绩效模式 。下面还是从定义、逻辑及组成要素、适用范围、优缺点、案例应用几个方面来研究 。
一、KSF的定义
KSF是根据员工创造的价值实施激励的绩效管理工具 。通过将员工的薪酬和企业想要的绩效进行融合,寻找两者之间关注的平衡点,从而让员工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创和共赢 。
二、KSF实施逻辑及组成要素
1)KSF实施逻辑
KSF的实施逻辑是员工的薪酬与员工创造的价值高度相关 。当员工在某岗位上创造的价值等于公司的预期时,员工可以获得既定的薪酬;当员工在某岗位上创造的价值大于或小于公司的预期时,员工的薪酬水平也相应提高或降低 。

关键成功要素和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成功要素名词解释

文章插图

在KSF中,增加的薪酬实际上并不是企业平白无故额外支付给员工的,而是员工靠自身努力额外创造的价值 。
该工具始终围绕员工创造的价值来调整薪酬,通过价值增加、收入增加、员工行动的循环持续的激励员工 。当员工创造的价值增加时,换来自身的收入增长,这种激励将会促使员工进一步采取促进价值增加的行动,形成增益效应 。而当员工创造的价值减少,自身收入就会减少,相应的激励则会促进员工改变行为,转向价值增加的行动 。
关键成功要素和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成功要素名词解释

文章插图

2)KSF组成要素
KSF组成要素包括考核指标、平衡点、薪酬权重、征服激励4个要素 。
关键成功要素和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成功要素名词解释

文章插图

1、考核指标
KSF的考核指标是岗位的关键业绩结果,是企业期望岗位实现的最重要的输出价值 。在设计KSF考核指标时,应当着重考虑岗位存在的核心价值结果,而不仅仅是该岗位的职责 。通常来说,一个岗位设置的KSF考核指标的数量应控制在5~8项 。
2、平衡点
KSF考核指标的平衡点是指在通常状态下,岗位的KSF考核指标应实现的目标值 。当某岗位的某项KSF考核指标达到平衡点时,该项考核指标对应的薪酬达到一般水平;当某岗位的某项KSF考核指标大于或小于平衡点时,该项考核指标对应的薪酬也将对应高于或低于一般水平 。
3、薪酬权重
薪酬权重是KSF考核指标对应的薪酬值以及各KSF考核指标薪酬值占总薪酬(达到平衡点时)的比例 。薪酬权重一般是根据KSF考核指标的重要性来划分,实际上薪酬权重也是KSF考核指标的权重 。
4、正负激励
正负激励是在KSF考核指标平衡点的基础上,当考核结果对应增加或减少一定程度后,岗位员工获得薪酬增加或减少的具体规则 。有的KSF考核指标既有正激励,也有负激励,有的KSF考核指标只有某一种激励 。
三、KSF适用范围
KSF更趋向于价值分配和员工激励,从薪酬发放的源头上寻找员工激励的落脚点 。该工具并没有局限在某些行业或岗位,KSF通过把薪酬与绩效全面融合,能够实现对员工潜能的挖掘,让员工充分参与企业的价值分配,因此也更容易让员工接受 。
该工具虽然是做价值分配和员工激励,但实际操作过程中难点比较多,对使用的人员能力要求比较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