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吃啥 七夕节人们通常吃的是什么( 二 )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夕这天吃巧芽面 。巧芽面里的“芽”是指绿豆芽 , 这绿豆芽一定要提前七天生 , 待豆芽长到3厘米就可以吃了 。将绿豆芽和肉丝一起炒,再加水煮沸,放入调味料做成豆芽汤 。面条煮好抓到碗里,将豆芽汤浇上即为“巧芽面”了 。
3、吃花瓜
七夕节当然少不了瓜果 。手巧的女子会将瓜果雕刻成奇鸟异状,或者在瓜果表面浮雕图案 , 用来拜织女、待客等,称为“花瓜” 。
4、吃江米条
七夕节吃江米条是老南京人特有的习俗 。江米条是将糯米粉与豆粉加清酒和成面团,放入锅里蒸熟;再将蒸好的面团放入石臼捶打,待捶打好的面团稍微变干,用刀切成面条,放入油锅炸熟,炸好的江米条沥干油后抹上糖浆即可 。
5、食五子
七夕节“拜织女”的祭拜供品中 , 五子是必不可少的 。五子是指瓜子、花生、红枣、桂圆、榛子,焚香拜祭后,这些贡品也就成为宵夜食物 。
6、吃巧酥
七夕期间,民间一些糕点铺会制作一些牛郎织女模样的酥糖,俗称“巧人”或“巧酥” , 销售时会说“送巧”或“送巧人”,十分讨巧,很适合七夕节食用 。
7、吃鸡
传说牛郎织女每年只有在七夕这天才能“鹊桥相会”,而当雄鸡报晓时,他们就得分开 。人们很同情牛郎织女,流行在七夕这天宰鸡,意为没有公鸡报晓,牛郎织女就不会分开 。七夕节吃鸡也就成为很多地方的一种传统习俗 。
还有一些地方一到七夕节 , 就把大公鸡从鸡窝里抓出来,放到屋里用框子扣起来 。他们认为公鸡换了地方怕生,就不会打鸣,这样牛郎织女在一起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
8、吃蚕豆
“分豆结缘”是福州地区七夕节特有的习俗 。每年七月初七 , 亲朋好友和邻里之间都要相互赠送、分食蚕豆,“蚕”与福州方言里的“缠”谐音,意为把好事紧紧缠住 。
9、吃菱角
七月初七品菱角是江门台山的传统习俗 。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初七凌晨),当地家家户户都要拜 , 称为“幕仙”,菱角、凉粉、水果是必不可少的拜祭贡品 。
10、麻老
麻老,正确名应该叫麻糯 , 是福建龙岩特有的一种糕点,是专为纪念牛郎织女而生的七夕节食品 。在龙岩地区,做父母的在每年七月初七前几天就要购买麻老赠送女儿,尤其是出嫁后的第一年,要用小箩筐整担送 。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七夕节吃啥,七夕节人们通常吃的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