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耳,即耳窍,门为门户 。穴在耳前,犹如门户,故而得名 。下面来讲讲耳门针刺深度 。
耳门针刺深度
针刺耳门一般取正坐或侧卧位,微张口,可斜刺,从浅向后内0.5-1寸;或向下透听宫,听会 , 进针1-1.5寸,以局部出现酸胀感,有时可扩散至半侧面部为宜 。
【耳门针刺深度 耳门针刺方法】耳门针刺方法
取穴:坐位,耳屏上方,耳前切迹前0.5寸,在下颌支后缘垂线上 , 颞浅动脉后缘 。
简易取法:
1.耳屏上切迹之前方与下颌髁状突稍上方之凹陷处,张口用手掐切时有一凹陷,闭口时关闭 , 该处即是本穴 。
2.耳前,屏上切迹前的凹陷中取穴 。
进针方向:从前外刺向后内,与矢状面成45° 。
针灸时间:针0.5-1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
针刺耳门功能主治
类属:手少阳三焦经 。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腮腺 。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耳前支,面神经颞支等结构 。
功能:聪耳通络,清热止痛 。
主治:外感风热毒邪之耳鸣,耳聋,耳中肿痛 , 颊肿,颈颌痛 , 聤耳,唇吻强诸病证 。
耳门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 , 翳风,听会,中渚,外关,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热 , 治疗少阳风热耳聋,耳鸣等 。
2.配足临泣 , 大椎,外关,翳风,合谷,针刺泻法,清热解毒 , 治疗热毒聤耳 。
3.配风池,颊车,液门,侠溪,合谷 , 针刺泻法,祛风消肿 , 治疗风毒颈颌肿痛 。
4.配地仓,承浆 , 颊车,合谷,太冲,针刺泻法,疏风通络,治疗风邪入络之唇吻强 。
5.配丝竹空,颊车,手三里,合谷 , 针刺泻法,祛风泻火,治疗风火龋齿痛 。
6.配足三里 , 太溪,肾俞 , 针刺补法,培肾固本 , 疏经通络,治疗肾虚耳鸣 , 腰痛等 。
针刺耳门注意事项
1.由于耳门穴位于耳前,深部有颈内动,静脉,故直刺不宜过深,以防刺伤颈内动,静脉 。
2.穴位深部为耳腔,组织较多,不可用粗针强刺激,以免伤及耳部组织,引起内耳深部疼痛 。
3.如张口取穴针刺,留针不宜过久,且留针期间不可让患者张口过大或说话 , 以免弯针,折针;若留针过久,患者常会因长时间张口疲劳而闭口,这样易于发生弯针,折针 。
4.本穴位于面部,不宜使用对皮肤刺激强烈的灸法,如瘢痕灸或直接灸,引起瘢痕,影响面部美观 。
- 攒竹的针刺方法 针灸攒竹的功效
- 天柱的针刺方法 天柱针刺注意
- 水沟的针刺方法 水沟针刺禁忌
- 极泉针刺手法 怎么找极泉准确位置
- 右前胸针刺疼是什么病前兆
- 曲泉针刺深度 膝阳关透曲泉的针刺手法
- 针灸阳陵泉作用 阳陵泉针刺深度
- 鱼腰的针刺方法 鱼腰针刺方向
- 环跳针刺痛是什么原因 针刺环跳的体位
- 带脉针刺深度及方向 针灸带脉进针多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