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饮用水注意常识

1、安全饮用水注意常识1、、选择饮用水常识
(1)优先选择饮用瓶装水或开水,如果没有条件烧开水,可饮用消毒药剂消毒后的水;不喝被污染的水,不用浑浊、有颜色水洗漱等 。
(2)取水优先选井水、泉水 , 也可选用河岸渗滤水 。
(3)盛水器具要经常消毒,并用干净的水冲洗 。
(4)有消毒剂味道的水是较安全的饮用水 。
(5)选择水源的顺序为井水、泉水、山溪水、江河水、水库水、湖水、池塘水,但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水源水质分析的结果来划定水源保护区 , 对水源地进行标识,加强保护水源地 。
(6)要共同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
2、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措施
(1)水源井周围50米或地表水源沿岸30 米范围内,禁止建厕所、牲畜圈,禁止排放粪便、污水或倾倒垃圾,不得在水源边喷洒农药等 。
(2)粪便进行统一消毒和管理,动物牲畜尸体等及时清除并立即进行填埋处理 。填埋地点应距水源地150米以上并远离居民日常生活区 , 填埋深度应在40厘米以上,填埋按比例加入生石灰(重量为动物尸体重量的1/4~1/2),填埋完成后对填埋地进行标识 。
(3)在水源地设置简易导流沟,避免雨水或污水携带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地或其上游地区;对于水井,应在周围设置拦截措施,要建井台、挖排水沟,并对水井进行加盖处理,严防污染物进入 。每天定时对井水消毒 , 用公用水桶进行取水 。
3、饮用水消毒方法
(1)家庭和个人用水:煮沸消毒效果可靠,方法简便易行 。也可用漂白粉等卤素制剂消毒饮用水 。
(2)井水:按井水深度和直径计算出井水量,按比例计算消毒剂投放量进行投加 。
(3)集中式供水单位:清除灾害留下的污染物、污泥 , 清洗制水设施、设备,必须保证消毒剂投加后 , 在清水池停留时间达30分钟以上 , 检测出厂水游离余氯含量在0.5~1.0毫克/升范围内 , 或保证管网末梢水游离余氯含量达0.1毫克/升 。
2、生活饮用水标准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水资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已不能满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 。为此,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 , 联合发布新的强制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下称“新标准”) 。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调下,由卫生部牵头,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卫生、供水、环保、水利、水资源等各方面专家共同参与完成了该项标准的修订工作 。
3、1985年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里 , 饮用水浑浊度的指标是“3-5”,新《标准》则将之提高到“1-3”,也就是说 , 抛开一大堆老百姓看不懂的理化指标不说 , 最直观能感受到的,是水色将更为清亮 。
4、事实上,浊度不仅是感官指标,低浊度能使细菌病毒裸露于水中,消毒剂才能有效杀灭,让饮水更健康是新《标准》的核心所在 。老的《标准》只有35项检测项目,其中关于无机污染物的检测项目居多,涉及的有机污染物、农药较少 , 而且其中根本没有检测如藻毒素等微生物的指标,这与来我国水污染致使水中有机物大大增加的形势严重不适应 。
3、饮用水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水的物理消毒可用加热、过滤、紫外线、辐射消毒等方法 。煮沸最常用,简便易行,效果可靠,适于少量水处理 。过滤的方法简单有效,但只是除菌而不是杀菌,常用的有砂滤、石棉滤板、纤维酯滤膜等 。紫外线240~280纳米波段杀菌力最强 , 适于小量水处理 。常用直流式与套管式紫外线消毒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