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舍生取义的名言

1、表示舍生取义的名言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一个人要勇于赴义 , 敢于求真 。
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 , 还我锦绣的面!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舒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 , 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
人固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如泰山 。
舍身取义,杀身成仁 。
一个人决意赴义时 , 那么他的头卖给刽子手就要卖得值得 。
懦夫一生死多次;勇者一生死一回 。
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
视死如归 。
2、舍生取义是不是历史故事出自孟子与告子在桥上的一段经典对话 。原文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原意是说 , 生命,也是我所要的 , 正义,也是我所要的 , 二者不能同时都得到,就选择正义而舍去生命 。现在的意思为维护正义事业而不怕牺牲生命 , 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 。
3、孟子的舍生取义1、为维护正义事业而不怕牺牲生命 。牺牲自己,获取正义;
2、坚持自己的道义和做人的原则 , 不苟且偷生,不因害怕死亡躲避灾祸,也不因功名利禄而摒弃这些人本有的天良;
3、用现代思维来看,其实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好的自由 , 无论是选择生还是义都是无可厚非的;
4、当然从道德导向的角度讲,义还是更值得尊重 。说到底就是你自己把哪样东西看的更重的问题 。
4、过零丁洋舍生取义句子1、《过零丁洋》中表现了作者舍生取义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2、《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3、《过零丁洋》是南宋大臣文天祥的著名爱国七言律诗 。文天祥(1236—1283年),南宋大臣、文学家,著名的民族英雄 。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 ,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1276年,元军迫近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他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 。后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群众的救援 , 由海路至福建 , 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击元军 。曾一度收复了一些失地,后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转战海丰、潮阳一带 。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被元军所俘 。后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迭经威逼利诱,受尽百般折磨,始终不屈 。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 。文天祥的后期作品密切反映现实,艺术地反映了作者的斗争生活和爱国思想 , 展现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情景,写得沉郁悲壮,感人至深 。今存《文山先生全集》 。《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名篇为世所传颂 。
5、表达舍生取义的名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与其生而无义 , 固不如烹 。
舍身取义,杀身成仁 。
视死如归 。
剜心也不变 , 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
一个人决意赴义时 , 那么他的头卖给刽子手就要卖得值得 。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义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