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遗传规律 色盲遗传方式


眼睛中有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 , 视杆细胞不能分辨颜色但是感光能力强 。鱼类、鸟类和爬行动物视网膜上都有大量的圆锥细胞 , 因此可以辨别颜色 , 但是哺乳动物中有辩色能力的动物并不多 , 但是夜视能力却比较好 。灵长类动物能够辩色 , 这就包含了人类 。

色盲遗传规律 色盲遗传方式

文章插图

但是 , 并不是所有人的辩色能力都是相同的 。
【色盲遗传规律 色盲遗传方式】色盲的发现
英国化学家、近代原子论的创立者道尔顿是色盲的发现者 , 所以色盲症也被称为道尔顿症 。
有一年的圣诞节 , 道尔顿为母亲买了一双深蓝色的袜子表示自己对老人的孝敬 。当他送给母亲时 , 母亲却厉声责问他 , 为什么买一双红色袜子 。依照当地宗教习俗 , 妇女禁忌红色 。由此道尔顿才发现自己的辨色能力与众不同 。对此他经过认真的调查 , 发现他哥哥也和他一样 , 具有不正常的辨色能力 , 另有一些人也具有这一病症 。1798年 , 他出版了第一部论述此问题的科学专著《关于色彩视觉的离奇事实》 。
现在我们认识到 , 色盲是一种很常见的遗传问题 , 并不能称之为疾病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 色盲人群会比普通人群更加适应环境 。红绿色盲者非不能分辨任何颜色 , 只是对于某些颜色的感受与常人不同 。比如红绿色盲看到的情景如下 。如果一个人不能分辨任何颜色 , 只能看到黑白的世界 , 就称为全色盲 , 全色盲在世界上比较少见 。
遗传
色盲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了解释这个问题 , 我们首先要解释一下基本的遗传学原理 。我们知道 , 人的特种特性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 而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 。人体有23对46条染色体 。其中22对染色体为常染色体 , 而一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了人的性别 。
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大小形态都相同 , 称为X染色体 。男性的性染色体中一条是与女性相同的X染色体 , 另一条则小得多 , 称为Y染色体 。于是常用“XX”表示女性 , 用“XY”表示男性 。
性成熟时 , 男性会产生精子 , 精子中只有23条染色体 , 是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 它是际上是在人体的23对染色体中每对随机抽取一条形成的 , 那么第23条染色体即可能是X染色体 , 也可能是Y染色体 。同样 , 女性产生卵子 , 也含有23条染色体 , 其中第23条染色体一定是X染色体 。当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 , 对应的染色体结合 , 也就是说孩子的染色体一半来源于父亲 , 一半来源于母亲 。尤其是第23对染色体 , 如果是两条X染色体结合 , 就会生出女孩 , 如果是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结合 , 就会生出男孩 。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染色体上的各种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特征 , 基因在每对染色体上对应的位置成对存在 , 其中一个影响力大 , 能够决定后代的性状表现 , 称为显性基因;另一个影响力小 , 不能单独决定后代的性状表现 , 称为隐性基因 。
我们常用A表示显性基因 , a表示隐性基因 。一对基因就有AA , Aa , aA和aa四种可能 。只要含有显性基因 , 生物体就表现出显性特征 , 比如AA , Aa和aA 。只有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aa时 , 生物体才表现出隐性特征 。比如双眼皮就是显性特征 , 单眼皮就是隐性特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