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合 严研究( 二 )


可严彩韵仍不肯满足,她执意要留学 。父母再三劝说,她却说:“人丑就要多读书 。”
严彩韵的父母比较开明,女儿执意要深造,他们也只能支持 。就这样,严彩韵到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硕士学位 。

严 合 严研究

文章插图

她用了两年时间,就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硕士学位 。还没毕业时,北京协和医学院就向她抛来了橄榄枝,邀请她毕业后回协和工作 。办完毕业手续后,她还特意告知父亲不要给她寄路费,她用积攒下来的奖学金当路费 。
回国后的严彩韵被安排到北京协和医学院担任生化系的助教 。这个职位的工作量不大,比较清闲,这不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吗?工作又清闲又体面 。
可严彩韵却对工作非常认真,除了平时的助教工作外,她利用所学专业,开始深入研究 。我们以为在物质富裕,人们因为不注意饮食丰富,营养搭配不均,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今天,才出现了营养学 。而严彩韵那个时候就已经关注到了改变国民营养增强国民体质 。所以她成为了我国第一位从事营养学研究的女学者 。
因为她认真严谨的工作状态,让系主任吴宪教授发现,并邀请她做他的助手 。此时的吴宪正要做一个蛋白质变性问题的课题研究 。
在严彩韵的协助下,吴宪博提出的蛋白质变性的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
两人默契的配合中,也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
1924年年底,严彩韵和吴宪博在北京结婚 。婚后的两人有了孩子,但是并没有耽误做研究,严彩韵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协助丈夫完成了研究工作 。她自己还在一些权威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
她先后生下了五个孩子,几乎是一手工作一手娃 。在带娃期间,利用碎片化时间,她自修了法语和德语 。法语和德语的学习,为她日后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

严 合 严研究

文章插图
严彩韵和吴宪
她和丈夫强强联合,一起做实验,在期刊上发表了一百六十多篇学术论文 。丈夫做了三本著作,都是由她做修订和补充 。
后来,大家都说她天生旺夫,自从结婚后,吴宪的事业青云直上,成为了中国生物化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
孰不知,她旺夫的背后是,在任何时候,克服一切困难,都不停止学习的脚步,与丈夫共同成长 。
尽管事业上很忙,但是她对孩子的教育也丝毫没有放松 。
她有五个儿女,三个女儿,两个儿子 。她每天将五个孩子的学习生活安排得很充实 。她给孩子上午安排了文化知识和钢琴,下午一般都是安排体育锻炼,比如,打球、游泳 。
在做事和治学上,她要求孩子一定要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严谨认真 。只要认真学习,成绩她从不苛求 。尽管是在战争年代,她也从不让孩子间断学习,就像她当年克服万难治学一样 。

严 合 严研究

文章插图
严彩韵和孩子
194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被日本人占领,吴宪和所有协和的教授一样,他们愤然离职 。吴宪为了继续科研,她冒着生命危险到达重庆,在重庆组建了一个营养研究所 。
战乱对整个中国的影响远远超乎他的想象,民生凋敝,轰炸不断,人们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 。当时为了战后经济恢复与重建考虑,他被派到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主要研究战后的经济恢复与重建,为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经济建议做考察 。
吴宪在美国待了整整五年时间,严彩韵一个人带着孩子,承担了所有的家庭事务和孩子的教育责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