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边塞诗

1、李白的边塞诗1、原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2、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 , 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
2、夏日绝句是不是边塞诗《夏日绝句》不是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 , 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 , 震撼人心 。
3、王维的边塞诗1、王维的边塞诗中最为经典的一首便是《使至塞上》,也是他最为壮丽的一首诗,其中一个千古名句可谓横绝古今,无人能比: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李白的边塞诗】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2、开元二十五年,唐军与吐蕃大战 , 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率军大胜吐蕃 。朝廷遣使慰军,当时王维在朝中正受排挤,于是便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前往边塞犒慰边军 , 实际上就是将他排挤出朝廷 。而这首《使至塞上》便是王维在边疆前往慰军途中所作 。
3、首联直述其事:轻车长途,去向何方?途径属国 , 已过居边疆!颔联笔锋一转,描绘边疆之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感慨自己入风中飘蓬般飘零 , 如北飞归雁翱翔胡天,寄寓着王维内心被排挤贬谪的激愤抑郁 。
4、而颈联则是大家熟知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短短十字描绘出边疆沙漠的壮阔雄奇之景,意境极美、而气象极壮、境界极阔 。边疆大漠,浩瀚无边,烽火直上,长河横贯,落日苍茫 , 连续四个意象的组合 , 既有孤寂之感、又有雄浑之境、还有唯美之意,壮丽、壮阔、壮观、壮美,一切言语都不足以说尽这短短十个字!
5、对于这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后世曾有诗家评论其“独绝千古”!而《红楼梦》香菱谈诗一节中也有一段极为有趣的解说:“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 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 。
6、看似无理简单的几个景物组合,竟能描绘出一幅如在眼前的壮观壮美之景 , 将边塞沙漠的雄伟风光表现地淋漓尽致,令人惊叹!尾联则再次回到叙事,笔锋再次转淡,一句“萧关逢候骑 , 都护在燕然”悄然带过,至此戛然而止 。然而读者仍沉醉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震撼之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