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志宏
前不久 , 关于酱油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引发关注 , 有些消费者开始追捧市场上的“零添加”食品 。 但也有专家表示 , “零添加”并非健康安全的代名词 , 建议消费者辩证看待食品添加剂 。 (上观新闻10月28日)
不久前 , 海天味业深陷酱油“双标”争议 。 多个短视频账号称 , 海天味业在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上没有食品添加剂 , 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天然原料 , 而在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 , 除了天然原料之外还有较多食品添加剂 。 海天被质疑内外标准不统一 。
所谓食品添加剂 ,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 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2000种 , 按功能分为23个类别 , 常见的有防腐剂、膨松剂、香料(香精)、着色剂(色素)、增味剂、增稠剂、甜味剂等 。 以酱油为例 , 其中用到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属于防腐剂 , 三氯蔗糖、果葡糖浆是甜味剂 , 呈味核苷酸二钠、谷氨酸钠属于增味剂 。 在短视频平台上 , 某视频博主用添加剂等多重手段对食材进行加工处理的内容 , 也引发人们讨论 。 清水中加一勺三花淡奶 , 立即变为“高汤”;明胶片、植脂末加糖浆就能做出“即食燕窝”……
酱油的争议 , 带来了市面上“零添加”酱油的热卖 。 走访发现 , 京城各大商超的货架上 , “零添加”酱油占据了半壁江山 。 不仅是酱油 , “零添加”概念延伸到多种食品中 。
时下 , 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 , 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转变 。 一份第三方机构调查数据显示 , 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正不断提升 , 有79%的人越来越关注饮食中所含的各种成分 。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 , “零添加”食品是不是最好的?要不要买“零添加”食品?人们关注食品添加剂 , 到底应该关注什么?
有专家表示 , “‘零添加’绝不是安全优质的代名词” 。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种类、使用量、使用范围均有严格规定 。 反倒是对“零添加” , 至今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 更多是商家利用信息差 , 对消费者投其所好的一种商业宣传手段 。 “零添加”产品卖得贵 , 利润率高 , 自然是商家的主推产品 , 但“零添加”并不等同于更安全、更健康 。 比如 , 有些饮料确实没加糖 , 但加了蜂蜜、浓缩果汁、果酱、果葡糖浆等 , “食品工业中不使用添加剂是可以做到的 , 但价格会更贵 , 色香味也要差一些 , 需要辩证地看待添加剂 。 ”
专家直言 , “零添加”食品尽管售价更高 , 但有时其成本相比普通食品并没有提高 。 比如 , “零添加”酱菜可以不添加防腐剂 , 多加盐和糖 , 用传统工艺就能做出来 , 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办法来抑制微生物 , 安全性反而会降低 。 其实 , 买调味品 , 我们最需要注意的是 , 该调味品添加了多少盐的问题 , 因为这是影响人体心血管健康的最大因素之一 。 吃过多的盐会增加很多疾病的风险 , 比如胃炎、高血压、心脏病、肾结石等 。 现实中 , 有人往往容易忽视身边熟悉事物所带来的风险因素 , 比如油、盐、糖 , 反而格外担心不熟悉的添加剂 , 比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等 。 事实上 , 这些化合物经过多种毒理实验 , 也在食品中应用多年 , 在烹饪加工过程中都能保持稳定 。
【周志宏:关注食品添加剂 更应该关注什么】
- 保鲜卡能保鲜吗 食品保鲜卡能保鲜几天啊
- 快手营销推广固体饮料类食品的专项治理公告
- 拼多多食品旗舰店有税吗?专卖店有什么好处?
- 产检是什么 产检项目
- 京东国际跨境商家食品饮料、酒类、生鲜招商激励政策
- 快手电商针对营销推广固体饮料类食品专项治理通告
- 剑极天下 剑主天地xiazai
- 窗外的棕榈树
- 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岗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 月经结束几天是安全期 月经安全期是什么时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