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的历史典故 八拜之交中的典故

尊敬的网友们好!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详细描述关于“八拜之交中的典故”的核心内容以及“八拜之交的历史典故”的相关信息,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往下看 。
1、 舍命之交:羊角哀、左伯桃
春秋战国燕国人羊角哀、左伯桃相交甚好, 听闻楚王虚心求士, 便相约前往 。 中途天降大雪, 缺衣少食 。 左伯桃为了成全羊角哀, 把衣服、粮食给了他, 自己委身空树中冻饿而死 。 羊角哀为官厚葬左伯桃, 不久羊角哀梦到左伯桃跟他说, 因为荆轲坟墓离的近, 荆轲总是欺负他 。 羊角哀来到左伯桃坟前大哭:你为成就我功名舍弃性命, 厚葬也不得安宁, 我决意舍命和你共战荆轲以报厚恩 。 说完自刎而亡 。 后来将羊左之间的舍命之交比作深厚知心之交 。
2、 生死之交:刘、关、张
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 三人桃园三结义, 关张二人忠心追随刘备匡扶汉室, 雄图基业 。 后关羽大意失荆州, 被东吴所害, 刘备听不进诸葛亮连吴抗曹策略, 举兵伐吴, 期间张飞也被叛降东吴的范疆、张达所害 。 刘备一时只为复仇, 最终导致兵败托孤白帝城 。 “生死之交”意思是说的就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友情 。
3、 知音之交:俞伯牙、钟子期
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楚国人任职晋国上大夫, 精通琴艺 。 中秋之夜俞伯牙汉阳江口抚琴时, 琴弦被拨断一根, 竟被一个自称樵夫的听出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 在第四句时弦断了, 并说他用的是相传为伏羲氏造的瑶琴, 俞伯牙与其邀谈甚欢, 继续抚琴, 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 樵夫说, 是高山的雄伟气势, 琴声清新流畅时, 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 得知樵夫叫钟子期时, 约定来年的中秋于此相会 。 来年时, 钟子期已病逝, 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 弹完古曲《高山》挑断琴弦, 摔碎瑶琴说, 知音已不在, 谈与谁听 。 “知音之交”也就成为非常了解、能赏识自己之意 。
4、 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杜伯和左儒)
战国时, 赵国蔺相如在和秦国外交上声名鹊起, 被封为上卿, 官高将军廉颇, 廉颇不服甚至故意在路上堵蔺相如车 。 门客对蔺相如颇有微词, 蔺相如说我连秦王都不怕,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和廉颇一文一武要保卫赵国, 不能因为私人恩怨凌驾于国家利益至上 。 廉颇听说后, 自感惭愧, 便赤裸上身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 至此, 二人同生共死为赵国效力 。
周宣王时杜伯与左儒同为大夫重臣, 一次杜伯触怒了周宣王, 周宣王下令杀杜伯, 左儒极力劝阻 。 周宣王说:你为朋友违背国君, 是重朋友轻君王, 左儒说:如果朋友错了, 我肯定是反对他拥护你;如果是大王错了, 我不能再错而应该听朋友的;杜伯没错要杀的话, 天下人会说你昏庸, 我不劝阻你也就不是个忠臣;非要杀他, 我愿意一起死 。 周宣王没有听, 将杜伯杀了, 而左儒也随之自刎 。 “刎颈之交”, 被用来比作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
5、 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
春秋时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少年时便为好朋友 。 两人在一起做买卖分钱, 管仲拿的多, 鲍叔牙认为他不是贪心而是家里穷才多拿;管仲替鲍叔牙办事, 可惜事与愿违, 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无能, 只是人总有不顺利的时候;管仲几次为官都被罢, 鲍叔牙觉得有才能的管仲只是没有遇到伯乐 。 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后来的齐桓公)后, 力荐追随公子纠甚至箭射公子小白的管仲 。 “管鲍之交”, 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 。
【八拜之交的历史典故 八拜之交中的典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