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缩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筋缩的位置图作用

筋缩穴又名筋束,属督脉 。因脉气与肝相通,肝主筋,肝病则筋肉挛缩,其穴主治挛缩,筋缩,故而得名,下面来看看筋缩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
筋缩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位置 。
【筋缩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筋缩的位置图作用】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7胸椎棘突,向下数2个椎体,即第9胸椎棘突 , 它的下缘凹陷处即是穴 。
筋缩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第9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9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9肋间后动 , 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
筋缩穴的作用
筋缩穴属督脉经腧穴,本穴具有舒筋活络,缓解止痛 , 平肝熄风的作用,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之癫痫,小儿惊痫,脊强,筋挛拘急,四肢不收诸症;肝气犯胃,肝胆湿热之胃痛,黄疸诸症 。
筋缩穴刺灸操作手法
取穴:俯卧,背正中线,第9与第10胸椎棘突之间 。
进针方向:从背侧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面成90° 。
深度:针0.5-0.8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周围 。
功能:舒筋活络,醒脑安神 。
主治: 癫痫,胃痛 , 脊强,胁痛 , 腰背肌劳损 , 胃炎,癔症,亦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
筋缩穴常用配伍
1.配风府,大椎,阳陵泉,行间,针刺泻法,熄风止痉,通络止痛 , 治疗肝风内动之脊强,筋挛拘急,四肢不收等症 。
2.配印堂,大陵,膻中,丰隆 , 三阴交,针刺泻法,化痰降浊,治疗痰浊蒙心之癫证 。
3.配通里,丰隆,三阴交 , 行间,针刺泻法,化痰熄风,开窍醒神,治疗痰蒙心窍之惊痫 。
4.配大椎,瘛脉,腕骨,行间,针刺泻法,清热熄风,治疗温邪热极生风之小儿急惊风 。
5.配至阳,腕骨,阳陵泉,太冲,针刺泻法,利胆退黄,治疗肝胆湿热之阳黄 。
6.配悬枢,期门 , 上脘,足三里,行间,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肝气犯胃之胃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