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怎么快速招生 培训机构招生公司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二个暑假,记者调查发现,仍然有个别培训机构不顾“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的要求,使用五花八门的“隐身术”照常营业 。
藏着开培训班,招生宣传改用短信推送 。不少家长反映,临近暑假的时候,手机上开始经常收到培训机构的招生短信,用词都颇具吸引力——“数理化英、史地政生衔接,全是毕业班好老师,学习效果更有保障”“优秀老师抓考点,对弱科精准补差”“衔接班强基础,拓展重难点,讲透题型变化” 。
记者随机拨打了其中一家的咨询电话 。工作人员热情地打开话匣子,“我们都是‘一对一’的形式,线上课、线下课都能安排”“我们机构的创始人退休前是一所名校的老师”“这个暑假,我们在全北京开设了16个教学点”……她还主动推荐:“授课的全是公办学校的老师,都有着丰富的带毕业班经验 。海淀区、西城区这些优质的老师资源我们都有 。”
记者提出想给孩子补习初中英语科目后,工作人员立即建议记者与机构老师面谈,“把孩子各个学科的问题点都找一找,看看利用假期这段时间补齐哪些学科的短板更高效 。”
随后,记者又拨通另一家培训机构的咨询电话 。几乎不用开口问,工作人员就会主动介绍,目前有22个校区,按照老师的级别收费不一样 。全职老师每小时收费400元左右,区重点学校一线老师每小时收500元至600元,市重点学校一线老师为每小时600元以上 。
“怎么确认授课老师真的来自名校一线?有证明么?”面对记者的追问,工作人员爽快地交了“底儿”——“任何机构都不会说出老师所在的学校,我们也都与老师签署了保密协议 。而且如果老师称自己是王老师,他也有可能姓李 。人家宁可不接你这个学生,也不会暴露自己的身份 。”虽然话里没有明说,但显然无论是机构还是老师都知道这是一种违规行为 。
听出记者有些犹豫,工作人员继续说:“我们是正规机构,没有任何问题,不受影响 。”
【培训机构怎么快速招生 培训机构招生公司】挂上电话后,根据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记者在“天眼查”上查询发现,该公司为K12阶段的教育服务提供平台,拥有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
通过与这家机构工作人员的微信沟通,记者找到了该机构位于朝阳区的一处校区——藏在一栋写字楼内,没有牌子、没有指引,全凭对方远程指路,“乘坐电梯上楼,出电梯右手边,一扇关着的深棕色大门” 。
想进门,光凭敲门不行 。记者在门外与机构老师通过电话后,大门从里面打开 。工作人员一脸警惕地看了看周围,才将记者引入屋内 。能看到的屋内,划分了四五个小隔间 。隐约可以听到一些小隔间里传出上课的声音 。记者环顾发现,前台的墙上残留着广告牌的胶水印记,但没有找到任何机构资质、教师资质等本应在显著位置公示的信息 。
记者询问授课老师是否具备教学资质时,工作人员并未出示相关证书,仅做出了口头承诺:“授课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当记者提出能否参观课堂时,工作人员也一口回绝,并表示只有带孩子本人来才能参观 。“孩子放在我们这儿您放心,暑期一周上五天课,都是老师‘一对一’地辅导,不仅能提高成绩,还能培养他对于学习的兴趣 。”
事实上,为营造打击违规培训的高压态势,持续强化校外培训监管,教育部专门启动了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2年暑期专项行动 。本市也一直保持对违规培训的打击力度 。海淀区“双减”工作专班就明确,暑期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日常监管力度,高频次开展执法检查,并针对问题线索进行核查处置,依法严厉打击面向中小学生的违规学科培训行为 。平谷区“双减”工作专班也在日前一份通报中提到,将持续推动全民监管,拓宽信息渠道,开展拉网式排查,定时梳理典型案例,实时通报曝光,对违规学科类培训“零容忍”,保持整治“地下”违规培训的高压态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