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时田园杂兴古诗1、原文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
2、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 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 , 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 , 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 , 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 读来意趣横生 。
2、塞下曲古诗1、唐代王昌龄《塞下曲·其一》: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 , 矜夸紫骝好 。
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
2、唐代王昌龄《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 , 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
译文: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 , 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 , 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
3、唐代王昌龄《塞下曲·其三》: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 , 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
译文:一位大将从宫中奉旨出征,全权征调天下的兵马 。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皆出城迎送 。参战数万将士多而杂乱 , 经过战斗后却无一生还 。我希望宫中享乐用的马,能把赐给守边将士以御外敌 。
4、唐代王昌龄《塞下曲·其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 , 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
译文:边关是一片悲戚的气氛 , 因为刚刚埋葬了因战殉国的霍将军 。他的部分都来吊唁他,他的死震动了北方地区 。将军离世 , 部下功勋被废,他们不久也将被分调 。将军的部下仍被派去守边,而他们悲愤,也只能仰天痛哭 。
3、静夜思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静夜思》古诗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静夜思》是李白非常有名的一首思乡诗 , 全诗写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抬头看到圆圆的月亮 , 想到自己客居他乡,瞬间孤独感袭来,思乡心切 。
4、竹石的古诗原文及翻译1、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 关于田园风光的古诗
- 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这首诗的意思
- 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 边塞诗派名词解释
- 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有哪些 山水田园诗人有哪些
- 细犬 哪些是常见的中华田园犬
- 田园风光的句子简短
- 五四时期是什么时候
- 四时田园杂兴的杂兴什么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的杂兴啥意思
- 四时田园杂兴一共有多少首分别是什么 四时田园杂兴一共有多少首
- 美式田园风格特点有哪些 什么叫美式田园风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