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精之伞幻化搭配 赤精之伞搭配( 三 )


赤精之伞幻化搭配 赤精之伞搭配

文章插图

我们从城里买了肉菜和馒头,在老人家做起了饭 。还是那种连着炕的锅灶,还是那口大铁锅,炉灶里燃的还是柴火,风箱一拉,烟冒得好大 。没想到城里头买来的包菜,水灵灵,脆生生的,以前还真是没吃过这么好的包菜 。几个人坐在院子里的石桌前,一边吃,一边拉话,很是开心 。
离开的时候,二大爷和二大妈站在高高的硷畔上送我们 。十月的阳光照在他们身上,头顶的天蓝格莹莹的,沟里隐隐飘散着红枣甜丝丝的味儿 。我们回过头来,向他们轻轻挥手 。


这次到宋家沟,我的朋友依然留着遗憾,但我心里却暖暖的 。
再次回到宋家沟是前不久的事儿 。去榆林公干,听说绥德到延安的高速公路通了,我心里便活泛起来,再回宋家沟看看吧!这次回去有朋友陪着,一切顺利,只是进了沟以后,我怎么也找不到那排窑洞 。车一直开到沟的尽头,还是没有找见 。想找个人问问,却找不到人,找到了也不知道该怎么打问 。说找谁家呀?说父亲的名字吧,怕是现在的人早已不知道了,说亲戚吧,又叫不起名字,甚至不知道他们还在不在 。我们调转车头,沿路慢慢地找 。怎么看也不像啊,我印象中那个砌得整整齐齐,抹得光光滑滑的硷畔怎么没有了?到了一个小拐沟口,我隐隐约约地觉得有点儿像,就疑疑惑惑地向上爬 。果然就是啊,我心都提起来了,二大爷、二大妈还在吗?先跑上的小伙子掀开门帘,高兴地说,有人,有人 。我赶快走进去,是的,是表哥和二大爷 。再次相见,他们也已不认识我了,但我对他们的印象依然清晰 。表哥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二大爷已经90多岁了,但看上去依然眉目清朗,但耳朵聋了,腰腿也不好,我便理解了那硷畔是没人收拾了,他们已经干不动了 。
赤精之伞幻化搭配 赤精之伞搭配

文章插图

山沟里的植被更好了,人也更少了,能出去的人都出去了 。地是不种了,羊也不放了,顶多是圈养一些,但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可靠的产业可以养活这里的众生了 。他们要到外面去讨生活 。
赤精之伞幻化搭配 赤精之伞搭配

文章插图

这次回来最大的收获是去了宋家沟所在乡政府 。在那里,我首先看到的是白家硷乡的地图,第一次在地图上看到宋家沟的标识,知道了宋家沟的地理方位和地形地貌 。那真是深藏在群山沟壑之中一个小小的点 。真不知道祖先是怎么把自己藏进这深沟里的 。乡长给我们介绍了乡里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情况,拿出小米甜瓜和山地苹果给我们吃 。让我惊讶的是,这两种水果都是我吃到的品质最上乘的瓜果 。乡长说,每到果熟的季节,这些水果都供不应求,一箱子甜瓜要卖好几百块钱 。去年的山地苹果到年前都已经卖光了 。川道里各种蔬菜大棚的产量和品质都很好,农民收入增加了,脱贫了 。
赤精之伞幻化搭配 赤精之伞搭配

文章插图

乡长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帅小伙,说起乡上的产业发展,神情中透出激荡的活力,有一种干事创业的劲头 。我很感动,但也心存疑虑 。川道可以盖大棚,种甜瓜,那山地苹果一定是要在山里种了!抬头看到河对面那高高山上的草和树都被铲掉了,大惑不解 。不是恢复植被吗?怎么把山顶的草和树铲掉了?猛然想到,宋家沟的山上也是这幅模样 。便问乡长这是干什么呢?乡长笑着说,这就是为扩大山地苹果的种植面积做准备呢!是乡上和省上的果业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的 。我欣欣然,宋家沟也要有自己的产业了,又能安顿自己的乡亲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