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就是雁门关吗 玉门关驼铃风水



玉门关就是雁门关吗 玉门关驼铃风水

文章插图
作者:萧远
【玉门关就是雁门关吗 玉门关驼铃风水】在阳关,最让我感怀的是那首《送元二使安西》,在前往玉门关途中,望着窗外茫茫戈壁和在秋风中摇曳的红柳,一股悲壮苍凉之感袭上心头,此刻,我想到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章太炎先生对王之涣的《凉州词》极为推崇 。诗中孤城所指的就是玉门关 。试想,玉门关是一处连春风都吹不到的地方,可诗人着意描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却悲而不怨,也无颓丧消沉的情调,甚至有一种壮阔的情怀 。王昌龄的《从军行》写得更为豪迈:“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盛唐诗人的豁达可见一斑 。
其实,玉门关带给我们回味的远不止一两首诗文,历代的骚人墨客,不管是否到过两关,诗词里都会有诸如羌笛、胡马、胡烟、胡霜、烽燧、铁骑、瀚海等意象 。
玉门关距离阳关大约30公里,两关一南一北,成犄角之势 。带我前往玉门关的向导一边驾车,一边建议我绕道玉门关去雅丹魔鬼城 。在他看来,玉门关和阳关差不多,只剩一座土城堡孤独地矗立,都是早已衰败的荒滩,没啥好看的 。而雅丹魔鬼城则是大自然的奇观,宛如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在这座特殊的“城堡”中,有城墙、有教堂、有街道、有广场,堪称鬼斧神工 。不过,我没有为之动心,我知道,再奇幻的魔鬼城也不能和两关相比 。
玉门关自汉帝国设置始,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又称小方盘城,为丝绸之路北道的咽喉要隘 。可以想象,当时玉门关如阳关一样,使者往来不断,商旅络绎不绝,驼铃悠悠绵长,一派繁荣景象 。
和阳关稍有不同地是,玉门关和西域的玉石资源息息相关,这也是玉门关得名的缘由 。包括和田美玉在内的大量西域玉料主要通过此关运往中原,所以玉门关也被称作玉关、玉塞、玉门道等 。
西域的玉石是华夏统治者4000多年来的一种战略资源 。西玉东输自周穆王起,直到清末,数千年之久绵延不断 。丝绸之路贯通后,西域大量的玉石通过玉门关运往中原,中原王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资通过丝绸之路,经两关输往中亚和欧洲 。玄奘当年为探寻佛教本源,偷越玉门关,走向西域大漠流沙 。随着不同文化交流碰撞,在距离玉门关不远的地方,敦煌莫高窟诞生了,数之不尽的壁画、雕塑、经卷,让莫高窟成为古今中外艺术家、佛教高僧追逐探寻的圣地 。
对于汉玉门关的关址,唐宋时期的一些古籍认为位于敦煌市南湖乡寿昌故城址西北118里处,而《沙洲图经》则认为在寿昌故城址北180里,也有人认为玉门关在敦煌之东 。1907年,斯坦因在玉关北面不远处废墟中掘到许多汉简,以“玉门都尉”等汉简的内容为凭,判定小方盘城为玉门关所在地 。
关于玉门关确切之方位,许多考证文章看法不一,但玉门关位置在敦煌西北已成为共识,敦煌汉长城沿线烽燧遗址所出的大量简牍也证明了这一点 。可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因所承载的功能有所变化,玉门关也是不断地废弃再设置 。着名学者叶舒宪教授在“第二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中途经玉门关时,就写过一篇《游动的玉门关》 。
大约两小时后,我们到达俗称小方盘城的汉玉门关 。玉门关是一座呈方形的古城堡,全部由黄土夯筑 。西、北各开一门,西为长方形,北为三角形,面积约600平方米 。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城南边是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继续向北是汉长城 。敦煌境内的汉长城,就数玉门关西北方向的一段保存最好,这段长城高度在三米以上,基宽三米,顶宽一米多,全是由土、沙、砾石夹杂芦苇夯筑 。汉长城的北侧是疏勒河古道,蜿蜒逶迤的长城呈东西走向,每隔几里筑有一烽火台 。东西长城的南侧,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长城,向南直达阳关,玉门关北坡东西走向的车道则直通西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