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海阔天空 进一步 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意思


记得这是一位外国学者的话,意思是说:会生活的人,并不一味地争强好胜,在必要的时候,宁肯后退一步,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证 。
清河人胡常和汝南人翟方进在一起研究经书 。胡常先做了官,旦名誉不如翟方进好,在心里总是嫉妒翟方进的才能,和别人议论时,总是不说翟方进的好话 。翟方进听说了这事,就想出了一个应付的办法 。
胡常时常召集门生,讲解经书 。一到这个时候,翟方进就派自已的门生到他那里去请教疑难问题,并一心一意、认认真真地做笔记 。一来二去,时间长了,胡常明白了,这是翟方进在有意地推崇自己,为此,心中十分不安 。后来,在官僚中间,他再也不去贬低翟方进而是赞扬了 。
明朝正德年间,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 。王阳明率兵征讨,一举擒获朱宸濠,建了大功 。当时受到正德皇帝宠信的江彬十分嫉妒王阳明的功绩,以为他夺走了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于是,散布流言说: “最初王阳明和朱宸濠是同党 。后来听说朝廷派兵征讨,才抓住朱宸濠以自我解脱 。”想嫁祸并抓住王阳明,作为自己的功劳 。
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和张永商议道: “如果退让一步,把擒拿朱宸濠的功劳让出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假如坚持下去,不做妥协,那江彬等人就要狗急跳墙,做出伤天害理的勾当 。”为此,他将朱宸濠交给张永,使之重新报告皇帝:朱宸濠捉住了,是总督军们的功劳 。这样,江彬等人便没有话说了 。
王阳明称病休养到净慈寺 。张永回到朝廷,大力称颂王阳明的忠诚和让功避祸的高尚事迹 。皇帝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免除了对王阳明的处罚 。王阳明以退让之术,避免了飞来的横祸 。
如果说翟方进以退让之术,转化了一个敌人,那么王阳明则佑此保护了自身 。
以退让求得生存和发展,这里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

退一步海阔天空 进一步 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意思

文章插图
老子曾说过: “无为而无不为 。”意思是说,只有不做,才能无所不做,唯有不为,才能无所不为 。
为了论证这个道理,老子进行了哲学的思辨:许多辐条集中到车毅,有了毅中间的空洞,才有车的作用;揉捏陶泥作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空虚,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造房屋,有了门窗中间的空隙,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 “有”所给人的便利,完全靠着“无”起作用 。
【退一步海阔天空 进一步 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意思】就是说,“无”比“有”更加重要 。不仅客观世界的情况如此人的行为也是如此 。人的“无为”比“有为”更有用,更能给人带来益处 。一味地争强好胜,刀兵相见,横征暴敛, “有为”过盛,最终只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
,当然,老子贬“有为”扬“无为”的做法,并非完全正确 。就社会生活而言,积极奋斗、努力争取、勇敢拼搏、坚持不懈的行为 , 其价值和意义,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但应该看到,人生的路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人们不仅需要慷慨防词,而且需要沉默不语;既需要穷追猛打,也需要退步自守;既应该争,也应该让,如此等等 。一句话,有为是必要的,无为也是必要的 。就此而言,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中,应该什么时候有为,什么时候无为吧?无为和有为的选择取决于主客或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当主体力量明显占优势,居高临下 , 以一当十,采取行动以后,可以取得本处在劣势的位置上,稍一动作,就可能被对方“吃掉”,或者陷于更加被动的境地,那么,便应该以退为进,坚守“无为”方是 。无为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人生手段,待时机成熟,成功条件已到,便可由无为转为有为,由守转为攻,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屈伸之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