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乐队格伦弗雷,老鹰乐队为什么解散( 二 )


莱米一生未婚, 最爱的姑娘在她19岁的时候因为吸毒过量死掉了 。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把莱米变成一个痛恨毒品又守身如玉的人 。 他不爱害死他挚爱的海洛因, 但是对其它毒品来者不拒 。 他也爱女人, 一生睡了1000多位女士, 让自己成为彻头彻尾的“摇滚奇迹” 。
摇滚变色龙大卫·鲍伊专辑以华丽摇滚谢幕
1月10日, 摇滚传奇人物大卫·鲍伊因癌症去世, 享年69岁 。 1月8日, 他刚刚度过了自己的69岁生日, 并于生日当天发行了新专辑《黑星》(B1““K“ι“)“ 。
除音乐方面众所周知的影响外, 大卫·鲍伊与电影的关系也十分紧密, 曾出演过多部大导演的作品, 包括大岛渚执导的《圣诞快乐, 劳伦斯先生》(1983)、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基督最后的诱惑》(1988)、大卫·林奇执导的《双峰:与火同行》(1992)、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致命魔术》(2006)等 。 1996年, 大卫·鲍伊还出演了朱利安?施纳贝尔执导的电影《轻狂岁月》, 扮演自己一直非常感兴趣的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 。
提起大卫·鲍伊, “摇滚变色龙”是他一生最著名的标签 。 但很多人或许只知道他善于变色, 却不知道他到底如何变色, 以及他的变色对于世界摇滚乐甚至时尚的影响力 。 就像鲍勃·迪伦唱过的《像一块滚石》一样, 大卫·鲍伊身上永远充满了一种向前的推动力, 在不断推翻过去的同时, 通过敏锐的时尚触觉将当时刚出现的一些前卫音乐, 推向更为大众的层面, 保持足够的能量和活力 。
大卫·鲍伊并不是一个只知向前和上升的歌手, 对于东方禅宗的迷恋也让他经常将“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个道理, 运用到自己的音乐人生里 。 像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极简主义, 以及新世纪开始后的回归本质, 都让大卫·鲍伊通过缓冲和清空, 为自己之后的音乐积蓄更多的能量 。
西方摇滚乐的黄金年代是从披头士为代表的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性手枪为代表的70年代末期, 那时红极一时的摇滚明星如今很多都年过七旬, 可以预测,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还会陆续有更多人离开我们 。 华西都市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杨帆 综合京华时报、网易娱乐、深圳新闻网等 。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关于老鹰乐队格伦弗雷和老鹰乐队为什么解散的全部内容, 是由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