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
“我们需要注意到 , 科学人才均匀分布在世界各地 , 而教育机会不是 。 ”11月1日上午 , 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 , 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进行《开放科学:科学传播与人才培养》主题演讲时表示 , “需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改善全世界的教育 。 ”
霍普克罗夫特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 , 研究领域为理论计算机科学 。 他将计算机科学萌芽阶段的零散结果总结为具有整体性的系统知识 , 提出用渐近分析作为衡量算法性能的主要指标 , 成为当今计算机科学的一大支柱 。
他指出 , 美国的博士项目比中国更强 , 这是因为中国的本科教育没有创造高质量的博士项目申请人 。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大学专注于增加其国际推荐 。 国际声誉的衡量标准的主要组成为研究、资金和发表论文 。 ”霍普克罗夫特表示 , “衡量指标需要改变 , 要关注本科教师的素质 。 ”
对此 , 霍普克罗夫特认为 , 高校的评价体系需要改变 , 需要放更多重点在教学质量上 。 他认为要让教师们考虑到这些问题:上课的课件是否为最新版本、教师是否和学生互动、教师是否对其所教领域知识丰富 。
他举出自己的一个经历 。 他曾旁听一位年轻教师授课 , 讲解数学公式 。 一开始 , 30名同学听讲都很认真 , 但30分钟之后 , 一半的学生都开小差了 。 此前 , 这个老师之前写了一个公式 , 并用20分钟讲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 。
“讲座结束后 , 我告诉她发生了什么 。 我们讨论了一会儿 , 得出结论是学生们没有理解数学定理所说的内容 。 如果她能令人愉快地解释这个定理可能会更好 , 解释这个定理为什么很重要、如何应用 。 她本可以让全班同学将定理的直观形式转换为数学定理 。 我们也讨论到用20分钟讲一个定理是有意义的 , 也许应该注重其中的关键步骤 。 我们还讨论希望学生6个月后还有哪些记忆留存 。 ”霍普克罗夫特认为 , 教育的重点不是老师说了什么 , 而是学生记住了什么、能否实际应用 。
他表示 , “现在全球的教育体系都存在各种问题 , 人才培养也存在各种问题 。 ”
【图灵奖得主霍普克罗夫特:高校评价需更重视教师素质教学质量】“中国的目标应该是让一些大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 ”霍普克罗夫特表示 , “当中国创建了一些世界顶尖大学后 , 外国大学就会让中国博士生担任教职 , 以改善其教育机构 。 实际上 , 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处在没有优质教育系统的国家 。 我们需要改善全世界的教育系统 ,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全世界的人才 。 ”
此外 , 霍普克罗夫特还认为向大众传播科学极其重要 。 然而 , “如今旧的科学传播方法不再有效 , 需要开发新传播机制来传播科学 。 ”
他通过一个故事进行说明:他曾经想给美国民众科普 , 告诉他们1-3岁幼儿教育和大脑开发的重要性 。 他想资助一些作家让他们写科普文章 , 就联系了一些世界级出版物的编辑 。 但是对方告诉他:这个主意太傻了 , 因为现在有一半的人根本不看书读报 , 他们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 。 因此寻找合适的社交媒体传播方式更有效 。
“我们需要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方式来向大众传播科学 , 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政府领导人继续根据大众理解的科学做出重要决策 。 缺乏对科学的理解将对促使世界更美好的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 。 传播科学是非常重要的 。 ”
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有包括6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31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获得者、28位中国两院院士、132位国内外顶尖青年科学家、未来“小科学家”代表 , 以及来自国际组织、国际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界的嘉宾代表及其他各界嘉宾数百人参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