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父母意味着什么?做好父母又意味着什么?这些令人困扰的问题有形形色色的思考:我们对孩子的爱、为孩子做一切,就是溺爱孩子吗?对孩子严格的管束就是不爱孩子了吗?父母是否应该平衡管束和放任,在其中寻找合适的度,使爱而不溺,厉而不害?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本里,一直收录有一个1960年的研究,即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Baumrind)的父母家庭教育方式和孩子学习成绩的研究 。其研究结果归纳出3种家庭教育类型:权威型、专制型和放纵型(后来在研究基础上又加上了忽视型) 。
【家庭氛围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权威型是指父母对孩子有严格的要求,同时给孩子以情感上的温暖,使严格的要求得以实施,变成孩子自觉、主动的行为 。因为这个类型像是介于专制型和放纵型之间,许多人认为这就是度的把握,在黑和白之间有适中类型,也许是灰色 。
但是,《溺爱孩子是编造的故事》一书的作者阿尔菲·科恩(Alfie Kohn)持有不同的立场![点击蓝字《溺爱泛滥,是真的,还是编造的?》进入文章穿梭机]
他在书中写道:“在寻求第三种选择时,许多理论工作者和研究者推崇戴安娜·鲍姆林德的权威式家庭教育 。这种方式体现为,父母一方面为孩子的所作所为倾注感情、给予支持,另一方面牢牢掌控、执行规则不走样 。推崇者认为,这两方面的巧妙融合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但我不主张这种权威型的家长方式,主要因为它仍然要靠权威的实施 。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种权威主导论反映了鲍姆林德个人所拥护的传统价值观 。”
对“权威型”的争议和不同解读
的确,鲍姆林德的育儿观和对年轻家长的劝告,是大有争议的 。比方说体罚,她认为打婴幼儿屁股是可以接受的,只要父母下手时留有分寸,不要过猛,打完再晓之以理就可以 。但她没说,练过铁砂掌的和手无缚鸡之力的父母是否能有一样的分寸,也没说孩子听不进去怎么办 。这和她给权威型养育的至高价值是一致的 。
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和社会机构提出不同看法,全美儿童发展研究会2016年新出炉的社会政策报告《美国公立学校体罚现状》代表了对鲍姆林德的回应 。
还有一个在研究领域常见的趋势是,重新解读权威型家庭教育的内涵 。
科恩在阅读大量文献时,注意到:“有时候研究人员对权威教养方式的定义,与鲍姆林德的相去甚远 。他们的研究报告里提到的良好教育结果,多是因为家长少用甚至不用管束手段对孩子教育所致 。”相反,靠权威约束和管控包括惩罚的教育,往往会妨碍孩子的道德发展,削弱孩子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减少他们主动助人的可能性 。
大量的研究表明,一味强调顺服教育,特别因为孩子的行为让家长内心不快,就不顾孩子的感受强行进行控制管理,都只能带来破坏性后果 。父母的强权教育,让孩子能看到,也能立竿见影,但对孩子和社会都不利 。
严厉管教PK放任自流
一个新近在加拿大的研究特别有意思,它把父母过去的教养方法和多年后孩子为人处世的能力做评测,力图寻其因果关系 。研究者记录了孩子2~5岁时父母的养育方式,8年后再调查这些孩子的情况 。结果发现,注重惩罚教育的家庭出来的孩子,较具攻击性行为、易焦虑,不愿助人或与人分享 。
另外,美国一项两年的追踪研究也发现,排除家庭收入因素,那些家教严厉且不顾孩子感受的家庭的孩子,更易患肥胖症 。很多研究都表明,这类家庭教育的负向结果较多,特别与打孩子相关 。
- 星座配对情侣星座表 天生就是夫妻的星座配对
- 月下情缘对唱版dj版 姚大月下情缘现场版
- 英语对话音频 简单英文对话
- 风衣怎样搭配衣服好看 风衣怎么搭配好看
- lazada发货有什么规则?有什么注意事项?
- 淘宝催发货工单对店铺有影响吗?不处理会怎样?
- 极速推产品怎么运营?附相关问答
- “正消失”在中国家庭的7个家居用品!
- 严重雾霾污染预警对应的颜色 雾霾预警等级包括
- 越来越多家庭装这种晾衣架,用过都夸好处多,真聪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