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 。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文章插图
青岛政区图
【地名由来】
青岛得名由来关于青岛的地名,历来也有不同的说法,但目前普遍采信的青岛地名源自栈桥附近的小青岛 。小青岛,别名琴岛,它既是青岛美的象征,又是青岛美的缩影 。青岛、小青岛、琴岛,都是指胶州湾入海处北侧的小岛 。

文章插图
小青岛
小青岛本是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面积仅零点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余,北侧距陆地一华里多(约720公尺) 。清朝同治年版《即墨县志》卷一"岛屿"条目中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 。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 。在"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标注有这个海中岛屿 。

文章插图
小青岛鸟瞰
《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
关于琴岛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和记载 。其一有地形环境说法,"据说从空中看下来象是古琴,故也称琴岛或琴屿"(见《海域青岛》) 。其二有自然现象说法,"取其山如琴,水如弦,清风徐来,波声铮铮如琴声之故"(见《琴岛诗话》) 。其三有"青"、"琴"谐音字说 。还有从"琴头镇"一词转音而来说(见《漫笔琴岛》)等等 。
青岛得名历史明朝中叶已有青岛名称的记载,嘉靖刊《郑开阳杂著》中已载有"青岛"一名 。明万历六年(1578年)任即墨县知县的许铤在《地方事宜议·海防》一文中记有:"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 。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 。"按胶州湾自唐宋以来已成为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宋代"元三年(公元1088年)……乃置密州板桥市舶司"(见《宋史.食货志》),板桥镇即现在胶州湾畔的胶州市 。"市舶司"类似现在的海关和港口管理机构,掌管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 。板桥市舶司的建立,使胶州湾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唯一设有市舶司的贸易口岸,海运频繁,所有货船必经胶州湾海口方可到达板桥镇 。而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侧,不可能没有"青岛"或青岛的其他名称,只是我们没有见到记载罢了 。

文章插图
板桥镇模型
【鳌山卫集市 鳌山卫风水局】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 。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 。"青岛口"泛指青岛左右的海湾,范围约从现鲁迅公园至团岛一带的海岬 。是"青岛"这个地名,从海中向陆地过渡的名称,它的内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海边的陆地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的"海口图"中已将"青岛口"标注在陆地上 。青岛村是明朝初年建立的 。

文章插图
青岛山远眺
明初,天下设立卫、所,青岛东部建有浮山所 。据浮山所《苏氏族谱》载:"洪武定鼎,敕封世袭武德将军,赐爵千户授以御券,分封鳌山卫浮山所……,同封千户者九……,同封百户者四,丁、詹、侯、葛,共封十三户…… 。"另据《丁氏族谱》记载,丁氏其中一支由浮山所迁至青岛村定居,开始人口较少,所以称之为丁家庄 。以后,一些军户和沿海渔民也来此安家,逐渐发展成为一大村庄,改名为青岛村(曾分别为青岛村和上青岛村) 。《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 。"青岛村地处青岛的对岸,为什么叫青岛村,未见记述,但从我国地名命名的特点来分析,是不是可以说青岛村是以靠近青岛得名的,青岛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岛命名了 。初建之后的青岛村的居民多为渔民 。随着青岛口海运的逐渐开放,南北船员也逐渐增多 。渔民和船员出海多祈求海神保佑平安,遂于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在青岛村西侧修建了一座天后宫,用以祭祀"天后" 。《胶澳志》云:"天后之祀,不见于正史,然渔航业奉祀维谨,故海岸恒有是庙 。"
- 若不差这点钱,建议给卫生间备齐这5个收纳小物,让小卫浴更整洁
- 被标记号码的消除方法是 360手机卫士怎么取消号码标记申诉
- 南通风水比较好的小区 南通 风水
- 建议各位:若不差钱,咬咬牙卫生间添置“这几样”,越用越顺心
- 电视地面接收器的安装 电视卫星接收天线制作
- 公共卫生条例,最新公共卫生管理条例
- 极限冒险挑战3d游戏攻略 星空卫视冒险极限
- 054b型护卫舰,056护卫舰和054护卫舰
- 卫生间渗漏:严防死守注重边角
- 卫生棉棒能用多久换一次,棉棒使用时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