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风水的关系 风水和人的关系


有书君说
在民国大师中,有一个人非常特别 。


他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甚至没有系统地读过中国的四书五经 。


然而他竟然站在了北大的讲台上,开设了印度哲学、佛教哲学、孔子哲学和孔家思想史等课程和专题研究 。


在当时,学习“西化”还是保留“国粹”的文化之争正处于白热化状态 。


他旗帜鲜明地站在了继承传统文化的阵营,并放言: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将取代近代西方强势文化,而成为世界的主导 。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的梁漱溟 。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梁漱溟的故事 。


人和风水的关系 风水和人的关系

文章插图



甲午战争前一年,即1893年,梁漱溟诞生在北京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 。


梁氏的先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五子忽哥赤,当时被封为梁王 。


几代沉浮后,显赫的门楣早已烟消云散,保留下来的,只有“梁”这个姓 。


虽然门庭萧条,但是梁漱溟祖上三代,都是举人或进士出身,也算“世代诗书礼仪之家” 。


不过从曾祖父起,家道中落,梁家的日子便过得非常艰难 。


梁漱溟的父亲梁济27岁考中举人,是清朝一个不大的官 。


梁济秉性笃实,思想敏锐,亦有一腔热血,一身侠骨 。


他对当时中国饱受各国列强欺凌,感到十分痛苦 。


对主张维新变法的梁启超,非常钦佩和仰慕,把救国大任寄希望于变革 。


因为梁济非常赞成变法维新中的停科举、废八股,学习西方有用知识等主张 。


所以,梁漱溟的启蒙教育,并没有一板一眼苦读四书五经,而是涵盖了中西文化 。


而且,在梁漱溟的成长中,父亲从未过多干预他学习,只是让他自己去思考,形成认知 。


平时嘱咐最多的,无非是小心着凉、注意饮食之类的养生之道 。


在梁漱溟十四、五岁时,已经有一定的思想见解,对时政和身边的事物常常发表自己的看法 。


父亲认为好的,便加以鼓励,他不同意的,也只是让梁漱溟知道自己不同意,却从不干涉 。


父亲对梁漱溟的影响至深,从小便在他心里刻下了爱国、求知、独立思考的烙印 。


二十年代的中国,风雨飘摇,许多文人志士急切地想要找一条救国的出路 。


主张维新的思潮,不断冲击着旧的体制 。


在这样的环境中,梁漱溟从小萌生出一种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鄙视那些世俗中求衣食、谋利禄的生活 。


而且,他还意识到,一个人缺乏眼光见识是不行的,必须力争上游,有一颗“务实”、向上的心 。


和父亲一样,他认为中国积弱全为念书人专务虚文,与事实隔得太远所误 。


所以,在中学时,除了应付课业,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自学西洋哲学、印度宗教、中国宋明理学,以及从梁启超主编的报刊杂志中学习新思想和学说 。


虽然中学过后,梁漱溟再没有继续深造,但是在孜孜不倦的自学中,他已经积淀了厚重的学识 。


对此,他说:
“我只是平常资质,没有过人之才 。在学校时,不算特别勤学;出学校后,亦未用过苦功 。
只平素心理上,自己总有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不能让一天光阴随便马虎过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