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便秘特效药 便秘药有哪些


什么是便秘?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排便困难,但是偶尔出现便秘症状也别担心,这并不等同于得了便秘这种疾病 。
研究表明,中国慢性便秘患者占普通人群3%-17.6%,
年纪越大便秘患者越多,其中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比男性高 。
据估算,中国约有超过7000万的女性饱受慢性便秘带来的困扰 。

治疗便秘特效药 便秘药有哪些

文章插图
大便的形态判断
便秘,往往需要通过药物来帮助排便,但是通便药琳琅满目,如何合理使用是个大学问 。
一般可分为七类:即接触性、膨胀性、润滑性、肠动力药、中成药、益生菌和软化剂 。
治疗便秘特效药 便秘药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接触性泻剂旧称刺激性泻药,这是一类我们最熟悉的泻药 。因为见效快,取材方便,很多便秘患者患病后首先选择的就是这类药 。在很多通便中成药及减肥、美容、排毒产品中也能看到这些成分 。
临床又分成两类:
1、蒽醌类:
代表药有大黄、番泻叶、决明子和芦荟、美鼠李皮、欧鼠李皮等 。
这些药口服后被大肠内细菌分解为蒽醌,因由糖基的保护,大部分未经吸收直接到达大肠,在肠内被细菌酶分解成甙元和糖 。甙元刺激大肠粘膜,并抑制钠离子从肠腔吸收,使大肠内水分增加,蠕动亢进而致泻 。服药后6-8小时排便,常用于急、慢性便秘 。
2、二苯甲烷类:
代表药有酚酞、比沙可啶(便塞停)、匹可硫酸钠等 。酚酞就是很多便秘患者吃过的果导片,口服后在肠道内与碱性肠液相遇形成可溶性钠盐,能促进结肠蠕动 。服药后6-8小时排出软便,作用温和,适用于慢性便秘 。
比沙可啶可用于慢性便秘或内窥镜检查或术前清肠 。
这类药主要用于暂时性通便,持续使用不要超过半月 。
如果长期服用,会产生以下一些不良反应:
(1)会产生严重药物依赖性,药物的用量会越来越大,甚至损伤肠壁末梢神经和肌肉组织,引起大肠肌无力,由功能性病变发展为难以治疗的器质性便秘 。
(2)大黄、番泻叶、决明子等含有“蒽”化合物,日久会在在肠粘膜中沉积,使肠表面变成黑色而黑变病,这种改变可能会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 。
(3)此外还会使肠道生态内环境遭到破坏,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平衡失调,肠腔内正常pH值发生改变,肠道所分泌的大量水分丢失,出现脱水症状 。


治疗便秘特效药 便秘药有哪些

文章插图

二、膨胀性泻剂又称容积性泻药,或渗透性泻药 。
这类药服用后不被胃和小肠吸收,在大肠内能吸收水分,软化粪便,增加粪便体积,在肠内膨胀刺激肠道蠕动,从而能够通便 。
代表药物有:
盐类(硫酸镁、硫酸钠)、醇类(山梨醇、甘露醇)、双糖类(乳果糖、杜秘克),还有福松(聚乙二醇4000)、芒硝、食物纤维素、甘油等 。
盐类和醇类,是作用强烈的泻剂,服用后1-3天见效,主要用于人体排毒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 。很少用来常规治疗便秘,久用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如高镁、高钾、高钠血症及低钙血症 。
硫酸镁、硫酸钠还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和失水,月经期、妊娠妇女及老人慎用 。
双糖类的乳果糖和杜秘克:口服后24-48小时起效 。尤其适宜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术后便秘者 。缺点是在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等不适感 。
福松:其化学名为聚乙二醇4000,与其他渗透性泻药有所不同,它能使水分保留在结肠肠腔内,粪便因含水量增加而软化,使结肠的转运更加顺畅 。它不过度刺激肠道,不影响肠黏膜完整性,不干扰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 。小剂量通便,大剂量清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