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易经学 诸葛清风易经风水培训( 二 )


九宫方正,是最好的风水设计思想,不仅皇宫皇城如此,民宅也一样,追求方正,如中国典型的四合院,还有某些村落的设计,皆以九宫方正为本,除北京以外,还有西安、大同、沈阳故宫等 。
为使居住环境占尽风水灵气,使居者趋吉避凶 。无论是建筑设计者还是居住者,都采用九宫方正的方法,也许是他们都深信九宫八卦能驱邪除鬼,保护家人平安吉祥 。但实际上,凡符合九宫方正的住宅,包括对称变换、对称性允许的对称变换,只要其大环境没问题,结果都是很好的,其风水指数都是很高的 。所以在衡量某处风水级别与指数时,应综合考虑,内环境与外环境、大环境与小环境,使九宫方正或对称变换过的九宫方正居中,内外大小环境和谐,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冬无大寒,夏无大暑,清风明月,空气新鲜,干湿适度,阳光充足,处此环境中,自然心情愉悦、健康长寿 。
以九宫方正为核心,运用八卦图,选择良好大环境构建阳宅者众多,其典型代表,应属八卦村和太极村 。浙江兰溪有著名的“诸葛八卦村”,全村4000多口人,200多幢建筑,均按九宫八卦设计 。据考证,村落的设计建设者是诸葛武侯第27世孙诸葛大狮,此村外山内湖,形成内外双重八卦,布局精细,巧夺天工 。另一个代表是浙江金华武义县俞源太极村 。村口一条小溪,自然天成为S曲线,天然地把块块水田构建成天然阴阳太极图 。太极村因占自然太极九宫方正之理,与环境和谐统一,故居民个个健康长寿 。
三、向阳视生原理
此原理来自《易经·乾卦》 。乾,元亨利贞,《乾·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保和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而《乾·大象传》又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特别是“大明终始” 、“保和太和” 、“万国威宁”以及“自强不息”的思想,体现在建筑上,体现在阳宅、阴宅的建筑布局上,都强调“向太阳﹑利生命”的思想方法 。住宅建筑的安全卦理则体现为豫卦,是上震下坤,《系辞·下》说:“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为什么以雷地豫以建住宅呢?因坤为顺,震为动,顺日月自然而动,就是顺天理、就是顺天而行 。正如《豫·彖》所说:“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所以建设亦应顺山形、依水势,法自然,顺自然,体现“顺天而行”的原则 。向阳背阴就是“法自然”,“顺自然” 。
房子“向太阳、利生命”的建设结构,在卦理上体现为大壮卦,雷天大壮,天上惊雷的大壮,如同地下惊雷的豫卦,都是建筑卦,《系辞·下》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在《大壮·彖》中说的很清楚 。大壮是“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体现在住宅的上栋下宇的结构中,就是要方正,更要“向太阳,利生命”,要安排“正大”的方位,“大者正”,大格局要正,包括对称变换过的大格局也要正,不能七扭八歪,不能东倒西歪 。《周礼》中所讲,帝王宫殿“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布局,就充分体现“向阳视生”原理 。
向阳视生的原来概念,直接来自《孙子兵法·行军篇》 。兵法云:“视生处高”,“右背高”,“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同理,住宅选址,布局,亦应按着“贵阳贱阴、养生处实”的原则 。曹孟德是大军事家,他在注释“视生处高”时说“生者,阳也”,李筌则认为“向阳曰生,在山曰高”,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简单结论,那就是住宅一定要处于“高阳之地”,这就是我们说的“向太阳,利生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