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易经学 诸葛清风易经风水培训




易经风水的简单性原则

风水易经学 诸葛清风易经风水培训

文章插图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堪舆风水学的“四大原理”,即天人合一、九宫方正、向阳视生、趋吉避凶 。作者认为科学研究,“简则易知、简则易行”,应遵循简单性原则 。简单性原则,可以帮助人们克服繁琐哲学,摆脱神秘主义,从而使风水学走向科学 。


由易经八卦演绎出来的风水学﹑堪舆学,尽管被风水先生们弄得神秘而复杂,但其基本原理,还是简单的,易学和任何科学一样,从方法论的角度,遵循一个共同原则,即科学的简单性原则 。如同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一样,都是用几条简单的原理管住 。
简单性原则是对繁琐哲学的否定 。科学研究化繁为简,把复杂的事物与现象,抽象概括为简单的原理,便于掌握和运用 。“简则易知,简则易行”,国学大师启功先生说:“行文简浅显,做事快达明 。”这是对简单性原则的最好的说明 。历史上,风水堪舆的复杂性,完全是因神秘主义故弄玄虚造成的,应当加以扬弃,从而使风水研究回到科学的正常轨道上来 。易经的风水或者叫堪舆,其基本原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原理:天人合一原理﹑九宫方正原理﹑向阳视生原理﹑趋吉避凶原理 。四大原理简单,具体做起来,则又比较复杂,能概括建筑环境学的全部内容 。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天人合一原理
古人重视天象的观测,主要靠肉眼观测天象 。分三派:盖天说﹑浑天说﹑喧夜说 。但各派对天象的划分,意见大体是一样的,把天区分四部分:北玄武﹑南朱雀﹑西白虎﹑东青龙,东西南北四星座,各七星宿,共计28星宿 。
北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南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东青龙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 。
古老的堪舆学认为,天上的星宿结构,与地上的地形地貌是统一的对称的,和人们的居住环境也是统一的对应的 。地上的建筑布局,应与天上的星宿同构、对称,这样才祥和吉利 。这一点,只要看一看北京的布局就清楚了,北京背靠燕山、北岳恒山,两大山西起太行,东至碣石,横亘数百里,京北北部的恒山、燕山两座大山象北玄武;北京的西边是绵亘千里的太行山,象西白虎;北京东临渤海,象东青龙;北京南,广阔富庶的华北平原,象南朱雀 。现代卫星遥感照片也更证明了这一点 。北京城真正是北玄武、南朱雀、西白虎、东青龙,天人合一,地理位置极佳,故经元、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四朝定都 。以东都洛阳为例,它“处天下之中”,有13个王朝建都,其山形水势,上应28宿,下面“山河拱戴” 。如把洛阳布局与长安比较,只要把长安中轴线左转60°,两个都城大体上就可对应,可见古人运用风水之妙 。
皇城民居一个道理,古人建造住宅多选背依青山,南向平原,左石右泉,建设自己的宅院居屋,在平原地区无如此好的自然条件,则以建假山,打井修池,以满足玄武、朱雀、青龙、白虎的布局要求 。民宅这样做,有他的道理,仅就现在遗存的明清民宅,可以看出:正房堂屋,背依高地、左右有石有泉,面南而居,阳光充足,敞亮舒适,自然有利于主人的身心健康、精神愉悦 。
二、九宫方正原理
这种建筑布局,源自河图与洛书,具体安排,以后天八卦、洛书“九宫图”为本,司马迁《史记》有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在河洛风水文化中,所有建筑大部分是九宫图或变形的九宫图,但能看出九宫图的背景,九宫图布局取其方正,即中心对称、左右180°轴对称、上下180°轴对称,纵轴基本对准北斗 。凡到过故宫的人,都会感受到其对称结构的威严与庄重,故宫9999.5间房子,分区分类布局,其设计核心是九宫图的对称性,以其角楼为例,其中心轴对称的巧妙结构,为现代所有建筑设计师所景仰 。九宫图的对称性,如进行“对称变换”,可以千变万化,以适应复杂的环境和各种地形,通过180°的对称变换,还可以从北半球变到南半球 。但无论如何变,只要保持其中心对称与中轴对称不变,就是“对称性允许”的变换,否则就是“对称性禁阻”的变换,就违背“九宫方正原理”,风水自然也就不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