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餐桌 红木的桌子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小学
三(1)班 谢雨彤
指导老师:姜明
每个人家中都会有几件“老物件” 。尘封着什么,珍藏着什么?
我家有张老红木桌子,说起红木家具,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几千前,我国就出现了红木家具,材料绝大多数采用黄花梨木,紫檀木、乌木、铁力木、鸡翅木,造型以明式家具为主 。明清时代的红木家具也就成了中国古典红木家具的代名词 。这种细木家具具有经久耐用的实用性和隽永高远的审美趣味,出类拔萃的艺术风貌,素雅演绎了明清家具在中国古典家具史上的时代辉煌 。
我家的这张老红木桌,也很有代表性 。桌面每边长度约一米左右,小巧别致,桌角每个下方有一个撑脚,四足鼎立,花纹祥云雕刻散布在桌脚及桌边四角,精美大气 。阳光下这张红木桌泛出接近黑色的光芒,渗透出一股浓浓的古老气息 。红木家具的材质,是由中国人经过几百年的挑选而来的,它油性好,硬度高,耐腐而不被虫蛀 。红木家具的造型,也经过了几百年的研究与探索,让家具造型和人体的工程学相符合 。红木家具的工艺,雕刻的艺术,将中国的文化内涵和观念融入其中,更使其锦上添花 。正因如此,这样一张红木桌,已经在我家呆了比我的年龄还要长得多的时间 。
这张红木桌究竟是何时来到我家的呢?它是我外公的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 。我们家这么多年以来历经许多次搬迁,所有的家具都随着不断搬家而更换了,唯有这张红木桌保留了下来 。为什么会保留这张桌子呢?现在已无从考证,我想,大概是因为这张桌子记录了许多家人的温馨时刻吧……
站在桌旁,我似乎还能依稀瞧见外公小时候一家人围桌吃饭其乐融融的场景 。开饭啦,曾谋面的太爷爷坐在桌前,捋着他的长胡子,露出和蔼的笑容 。他温和地说道:“解放前,国家处于长期的战争状态,人民流离失所,食不裹腹 。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夏天还能吃上新鲜蔬菜,即使到了冬天也能吃到萝卜、白菜和土豆 。人人能够吃饱饭,人人能够吃好饭,听着很简单,但是实施起来一点都不简单 。”裹着小脚的太奶奶蹒跚地走到桌旁,一边摆上她的拿手好菜,一边点头感慨万千:“解放前女人根本就没有地位,甚至有的地方都不让女人上桌子吃饭 。现在男女平等,这对女人来说是多大的改变啊 。”欢声笑语满厅堂,老辈的音容笑貌,透过桌子,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我眼前 。
现在我们的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这张陪伴我们多年的桌子,在岁月的流逝下渐渐变成了一个“老物件” 。虽然桌子古老的外观和家中现在的装修如此格格不入,可我们从未想过把它更换掉,到现在它还依然承担着让家人用餐的“重担”呢 。老红木桌就这样静静伫立在那里,宛若一位年事已高却身体硬朗的老人,一言不发地在餐厅的一角,给我家平添了几分年代感 。正因为有了这张桌子,才见证了我们家的幸福时光一代代延续下去 。
【红木餐桌 红木的桌子】 那些尘封的家庭过往,定格成记忆里的画面,珍藏着的和乐甜蜜,久久地让人回味 。一桌一角,在穿越百年岁月后能有幸相逢,各种陈穆与素雅,世事繁华,会随着历史被淹没,但存世家具却见证并记录着一切 。每一处日积月累的磨损与配件的修配,都能看出家具几经更迭所展现出的韵味 。倘若静下心细细聆听,它会奏出华美的乐章,随着时间流淌,在我们与这“老物件”间徜徉,抚慰我们所有的烦躁与焦灼,让岁月之花徐徐绽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