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气药 , 不但可以补全身之气,而且善补肌表之气 , 尤其适宜脾气虚引起的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人群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补气升阳
黄芪甘温 , 入脾经,为补益脾气之要药 。多用于治疗脾气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 。因其长于升阳举陷,常被用于治疗脾虚所致中气下陷引起的脱肛、内脏下垂等症 。此外,黄芪入肺经,同时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导致的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咳痰清晰、声音低懒等症状 。
固表止汗
黄芪能补肺脾之气,益卫固表以止汗,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收敛止汗的药物同用,来治疗脾肺气虚、卫气不固所致的表虚自汗 。
利水消肿
黄芪能减轻肾脏病变,有利尿作用 。此外,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脏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则运化不力,黄芪既能补脾益气治本,又能利尿消肿治标,是治疗气虚水肿的重要药物之一 。
生津养血
黄芪本身具有养血的功效,而且通过补气的作用又有助于增强生血的作用 , 因此黄芪也常被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及气血两虚证 。
行滞通痹
黄芪机能补气以行血,补气以通痹 。对于痹症、中风后遗症、因气虚血滞、肌肤、筋脉失养 , 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的人群,常用黄芪进行治疗 。
托毒生肌
中医认为 , 人体正气虚则不能托毒外达,会出现疮疡难溃,或者溃久难敛 。而黄芪以其补气养血的功效,能使正气旺盛,对于疮疡溃破后 , 久不收口等,可起到托毒排脓,生肌敛疮的效果 。
增强心脏功能
黄芪具有强心作用,可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输出量增加 , 对中毒或疲劳衰竭及心脏的作用更为明显 。此外,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黄芪还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而抑制病毒性心肌炎 , 并增强心肌细胞产生干扰素及促诱生干扰素作用 。
提高人体免疫力
黄芪有保肝作用,可增强造血功能,促进白血球生长,以致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具有抗癌及抗衰老的作用 。
抗菌
黄芪抗菌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药物对细散及其毒性产物的直接抑杀和解毒作用 ,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通过调动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而挥扶正祛邪抑菌 , 杀菌作用 。
调节血压和血糖
黄芪对血压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其升压作用可以使血压稍微上升且保持稳定;其降压机制主要是直接作用外周血管 , 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 , 降低外周阻力来达到降压的目的;黄芪可降低葡萄糖及肾上腺素引发血糖升高的血糖水平,而对苯乙双胍及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有升高作用 。
美容养颜
黄芪是一种温热中药 , 有抗衰老的功能,还有美容生肌之功效,黄芪深得女士喜爱,黄芪富含的二十一种氨基酸,都是对肌肤有益的微量元素 。
黄芪食用禁忌
1.实证及阴虚阳盛现象吉应避免食用黄芪;实证就是有感染发炎状态,如感冒、急性肠胃炎、拉肚子,而阴虚阳盛者如高血压患者;
2.因为黄芪偏于温补、容易助火 , 所以如果是热毒疮疡初期、表实邪盛之证、消化不良、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者均不宜食用 。
黄芪的食用方法
1.黄芪一般用来内服,煎煮成药汤服用 , 也可做成丸、散或熬膏来食用;
2.黄芪补气升阳宜用蜜炙黄芪,用于其他功效宜用未加工的黄芪;
-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600字
- 娃娃菜炒肉的做法
- 肾虚吃什么补得快
- 看肺病应该挂什么科室的号
- 血性羊水的原因有哪些 专家详细讲解为何会出现血性羊水
- 孕妇产下胎中胎的原因
- 交通事故停车费的规定有哪些
- 慢性肾炎吃什么食物好
- 宝宝吃鱼肝油吃到什么时候
- 胎盘素的副作用有哪些四大副作用凸显胎盘素危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