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知识 会计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最新整理了会计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
第一章 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 会计还有反映经济状况、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的六大职能 。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
财务会计报告 。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六大会计要素: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如:应付及预付账款、{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非流动性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时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资产减值损失) 。】
2、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
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 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会计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及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会计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