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 健康小儿的腋下温度是36~37℃,但是由于新生儿中枢神经调节功能差,皮肤表面积大,汗腺尚未发育成熟,皮下脂肪较薄,肌肉不发达,活动力弱,所以体温容易波动 。新生儿发热的体温是怎么界定的?新生儿发热怎么办好呢?
新生儿发热的界定
体温升高在新生儿群体中比较常见 , 正常新摄入的肛温为36.2~37.8℃,腋下温度比肛温低 , 在36~37℃ , 当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就成为发热 。腋温37.5~38℃称低热,38.1~39℃称中等度发热 , 39.1~41℃称高热.41℃以上称超高热 。新生儿对高热耐受性差 。当体温超过40℃时间较长时,可产生惊厥及永久性脑损伤 。
调节环境温度
如果是环境温度引起的,应该将新生儿所处环境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以下,最好是22~25摄氏度 。
适当减少衣物包裹
如果新生儿发热体温在37.5~38.5℃ , 只需要把包被松开,手脚露出来,体温便会慢慢降下来 。如果体温在38.5℃以上,打开包被降温,把小儿包被、衣服全都揭开,除腹部需要盖上衣物以外,其余部位应该全部显露出来,同时给新生儿喂食一些温开水 。
物理降温
新生儿发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物理降温 , 如在头部枕冰袋 。当新生儿体温高于39摄氏度 , 可以使用温水浴或温水擦浴 , 最佳水温为33~35摄氏度,擦浴部位和顺序为额头、四肢、腹股沟和腋下,严禁使用酒精对新生儿进行物理降温 , 防止降温速度过快而造成其他不利影响 。
对症治疗
如果是因为感染如产前感染、羊膜早破,先天性疾病或受外伤而引起的发热,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从而控制新生儿发热 。
送医
【新生儿发热怎么办】如果孩子在发热的同时还伴有不吃奶、口吐白色泡沫、精神反映差、抽搐、呕吐、腹泻等症状,说明病情比较严重 , 要及时到医院去看医生,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