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是怎么回事

脱肛,顾名思义就是部分直肠脱出到肛门外 。常因便秘或痔疮所致 , 在排便时,直肠自肛门脱出 , 可自行回缩或需用手拖回,多见于老年人、经产妇和儿童,那脱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腹压升高所致
腹腔内的压力长期处于增高状态,推动直肠向下脱出,引起脱肛 。如长期便秘、用力排便、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慢性咳嗽、频繁腹泻;排便习惯不良,坐便盆时间过长等 。
骨盆肌肉松弛
因气血衰退,机体衰弱 , 老年人肌肉松弛 , 多次分娩 , 或分娩时会阴撕裂,以致骨盆底肌肉和直肠支持组织松弛无力,不能固定直肠于正常位置 , 导致脱肛 。
内痔所致
痔疮患者,一般在二期和三期内痔,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会出现脱肛现象,常发生在排便的时候,严重病患者在走路、运动、下蹲和咳嗽的时候都会有直肠脱出的现象 。
其他因素
【脱肛是怎么回事】1、病久体弱,营养不良或久泻久?。?使坐骨直肠窝的脂肪被吸收,直肠失去扶持 。
2、先天不足,发育不全,直肠缺乏周围软组织及骶骨弯度的支持 , 而导致脱肛 。
3、肛直肠息肉 , 肛直肠肿瘤等病症,经常脱出导致肛管括约肌松弛 , 并将直肠黏膜向下牵引 。
儿童脱肛
脱肛也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 , 由于儿童时期,骨盆内脏器发育不完全 , 不能对直肠承担充分的支持作用,且儿童的骶骨弯曲度还没有形成 , 使直肠处于垂直的状态,更容易发生脱肛 。
老年人脱肛
老年人因全身组织衰退 , 骨盆肌肉松弛,肛门括约肌张力减弱,盆底部的肌肉和韧带等组织松弛,容易发生直肠脱垂 。在用力排尿、解大便时,腹部压力增加 , 促使直肠向下脱出,引起脱肛 。
如何缓解
1、及时治疗引起脱肛的疾病,如便秘、痔疮、咳嗽等 。
2、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油炸等,保持大便通畅 。
3、保持肛门清洁,睡前用温水清洗肛门,可促进肛周的血液循环 。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 便时不看书、不玩手机、不用力过猛,不宜久蹲 。
5、多做提肛运动,深吸气后,向上收提肛门,每次练90下,在便后和睡前进行一次,可锻炼肛门括约肌,缓解脱肛 。
6、经常脱肛,不能自行缩回的 , 必须去医院进行治疗,若一般保守治疗无效时,需采取手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