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许多成语背后都有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江郞才尽”、“夜郎自大”就是这样的 。

文章插图
先说“江郞才尽”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的文采思情衰退 。江郎,就是南朝时期的大政治家、大文学家江淹,此人一生有个非常奇特之处,就是官场失意时,文才飞扬,官场得意后,才思枯竭 。
江淹虽家境贫穷,但很好学,六岁能诗,少年成名,20岁就凭借文才声名,被召入宋建平王刘景素幕府,开始其政治生涯,一生历仕南朝宋、齐、梁三朝 。在宋朝任职时不是很顺,主要是文书之类的小官,而且被牵连入狱,却写出了《恨赋》、《别赋》这样的千古奇文 。
江淹不仅文章写得好,是南朝第一赋家,在政治上更是精算师,每次都能跟对人,而在官场上平步青云 。
宋末大乱,他跟对了齐朝的开国皇帝萧道成,被招到朝廷作官,官至吏部尚书 。到了齐朝末年,他投奔萧衍,成为梁朝的开国功臣,官至尚书左丞,获封醴陵侯,权倾朝野 。
江淹的大量作品基本上出于在宋朝,到了齐、梁,特别是任齐朝代御史中丞后,编出“梦中还笔”、“文通残锦”这样的故事,主动罢笔,专心政治,因而背上"江郎才尽"的名声,被后人讥笑 。

文章插图
其实,我们如果从生于乱世的江淹来考察,也许江淹是想通过罢笔,藏其文才,示拙于世人,以保全其富贵的一种人生智慧而已 。
再说“夜郎自大”,比喻没有见过大的世面,见识浅薄却又妄自尊大 。“夜郎自大”的故事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 。话说汉武帝时期,文治武功,国力强盛,开始南下的领土扩张 。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遣使者番阳县令唐蒙出使南越,发现从夜郎来的枸酱,得知可以通夜郎以制南越国,因此,武帝派唐蒙出使夜郎 。
夜郎国位于今天贵州西部的赫章县一带,据司马迁在《史记》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可见夜郎国作为当时西南夷“最大”的国家,其首领夜郎侯面对远隔千山万水,听所未听,闻所未闻的大汉帝国,以及好像外星人来临的大汉使者,以出了“汉孰与我大”的千古一问,而成就了“夜郎自大”这个后来家喻户晓的成语 。
其实,也许夜郎并不是自大,只是他们因为古代交通不便,处于封闭状态中的夜郎国,通过同汉朝“比大”,获得地理上的感性认知,来表达了解外面世界的渴望而已 。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文章插图
翻开《中国成语大辞典》的“夜郎自大”的词条是这样说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着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比喻妄自尊大 。因为贵州为古夜郎地,所以“夜郎自大”就和贵州联系在了一起 。对此,许多人就把《史记》所记和“夜郎自大”等同起来 。事实上,自明代万历以前,典籍中所记夜郎问题,几乎都是照录《史记》原文,而无“夜郎自大”之称 。显然,“夜郎自大”并非司马迁加给贵州的 。

文章插图
“夜郎”与“自大”“妄自尊大”意义相关的最早材料出自王世贞 。万历三年(1575)王世贞作《答赵中丞良弼》有“鄙人倘遂信之,得无令人作夜郎王观乎 。一笑,一笑”之语 。这是以“夜郎王”自嘲 。又万历四年(1576)春作《初春偶成自嘲》,诗曰:“一城如斗大,人笑夜郎王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国朝诗评》中评论明代一百二十多名诗人,其中有“杨君谦如夜郎王,小具君臣,不知汉大”之语 。又明茅元仪《石民四十集》卷九十四《与马仲良民部书》(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即1613年)记载:“四夷君长,守一隅以奉正朔,亦不敢夜郎问汉大也 。”从王世贞和茅元仪的记述来看,“夜郎”和“妄自尊大”意义相关联应该在嘉靖、万历年间就开始形成了 。
- 情侣之间聊什么话题既有意义又很有趣呢?
- ny牌子很有名吗 ny是什么牌子
- 很有意境的图片带字 29张高清清新意境风景壁纸
- 60平方的小家,女住户坚持没装修客厅,网友却纷纷夸赞很有远见
- 说一个人很有文化的成语 人什么什么什么什么
- 乐不思蜀的典故出自哪一位历史人物 乐不思蜀是谁的历史人物名字
- 学生可以送哪些很有心意又不太贵的父亲节礼物?
- 《三国演义》的历史人物中,笑到最后的是谁?
- 怎么规划孩子的美术生涯?
- 芈月历史人物简介属相 芈月是哪朝的太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