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傣族十大传统治疗方法( 二 )


送葬者回来以后,即开始追念死者 , 称为“小乃孜尔”(祈祷超生之意) 。在这个时候,将死者的衣服送给洗尸者、运尸者及埋葬者 。有钱人家给念经毛拉送绵羊或山羊 。四十天举行“大乃孜尔”,亲戚朋友都要来,富有人家还要请毛拉举行很大的追悼大会 。一周年时,有的人家还要作一次“阿西” 。居丧时 , 一年内不能举行婚礼和其他文娱活动,女人不能出嫁 。
另外,对于婚礼和丧葬 , 塔城地区和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人或按喇嘛教规进行,或按萨满教规进行 。
3、历史悠久的山东水浒文化《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名着之一,相信很多人都有看过水浒传,里面的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是好汉 。而山东真是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生活的地方 。人们也将山东称之为中国的好汉之乡,从而也形成了山东的水浒文化 , 下面的山东文化为你带来更多山东水浒文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
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位在郓城 。黄河一入山东便掉头向东北,流经梁山泊故地直奔渤海 。郓城 , 这个建于两千多年前的小城 , 是水浒头领晁盖、宋江、吴用等人的故里 , 素有“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 。郓城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古筝之乡,同时在2011年获得了“中国好汉之乡”的殊荣 。
郓城境内保留下来的与水浒故事有关的遗迹、遗址颇多,有智取生辰纲的黄泥岗,宋江杀惜的乌龙院、梦得天书的九天玄女庙、宋江故里的宋宅、宋坑、宋井等 。
《水浒传》中描述的大小九十多个府、州、镇、县中,郓城县可算得上重笔特写的县城,单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发生在郓城县辖区但未提到“郓城县”的名字未计算在内)就牵涉到十二回之多 。梁山义军先后两位首领都是郓城人,作为梁山泊事业导火索的“智取生辰纲”的地点在郓城县地面,决定宋江起义军行动纲领“替天行道”的“九天玄女授天书”处的“玄女庙”也在郓城县县辖区 。这里也是作为《水浒传》主要作者之一施耐庵曾经工作和“采风”的主要地区 。所以,郓城县自然就成了《水浒传》读者和研究者广泛关注的地方 。
4、历史悠久的独龙族饮食文化主要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独龙族,因为以种植、狩猎以及采集为主,所以饮食习俗一般都受到居住地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 。独龙族亦得名于他们的居住地——独龙河谷 。
那么在独龙河谷的独龙族文化里有什么样的饮食文化呢?一起去看看吧!
饮食习惯
独龙族的主食多以玉米、小米、稗、荞、青稞、马铃薯、芋头和黄豆为主,辅以少量稻米及野生动植物 。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 。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 。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也用各种野块生植物的根磨成淀粉做成糕饼或粥食用 。
独龙族民间仍然保留许多古朴的烹调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一种特制石板锅烙熟的石板粑粑 。烙制石板粑粑时,多选用阿吞或董棕树淀粉,用鸟蛋和成糊状,然后倒在烧热的石板锅上,随烙随食,别具风风味 。
独龙族日常菜肴有种植的洋芋豆荚瓜类,也有采集的竹笋竹叶菜及各种菌类 , 食用时通常都是配上辣椒野蒜食盐后一锅煮熟而食 。冬季是独龙族地区狩猎的旺季,猎获的野牛肉是冬季主要肉食 。食用野牛肉时,都先把牛肉风干,然后微火烘烤 , 再捣成丝状,做成肉松或切成小块,密封在竹筒内保存或随身携带 。
独龙江还盛产各种鱼类 , 以鳞细皮厚的鱼居多 。独龙族食用鱼时喜用明烤制或煎焙后蘸调料吃,并常把烤制的鱼作为下酒的小菜 。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有说独龙族百岁老人较多,与常食蜂蛹有关 。独龙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头、烧酒焖鸡、吉咪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