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散

【方剂名】地榆散,出自宋·《太平圣惠方》 。
【组成】地榆(30克)、黄芪(30克)、枳壳(30克)、槟榔(30)、黄芩(30克)、赤芍(30克)、当归(30克) 。
【用法】上药共研为散 , 每用12克 , 水煎服 。也可用饮片作汤剂,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
【功效】清热理气,行瘀止血 。
【主治】主治痔疮肿痛,下血不止等 。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混合痔术后等病症 。
混合痔术后:地榆散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0例,术后予止血、预防感染,每日便后以1:5000PP液坐浴15分钟,紫白膏无菌纱条换药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榆散内服 。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记录2组创面愈合时问 。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 。(《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第2期)
【方解】地榆散中以地榆青热解毒 , 凉血止血,尤善清大肠之湿热,凉大肠之血;黄芪健脾补中,补气行滞 , 补气摄血;枳壳、槟榔理气行滞;当归活血止痛,补血生?。换栖饲迦仍锸蛔粢猿嗌智迦攘寡?nbsp;, 散瘀止痛 。全方融凉血止血、理气行滞、消肿止痛、清热燥湿为一体,止血而无留瘀之弊,清热而无寒凝之伤,故能改善肛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血管壁的营养,使之弹性增加,坚韧度增高,出血自止 。
地榆散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壅积,痔血、便血等病症 。临床应用以痔血、便血,兼见口苦、舌红绛、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腹胀甚者,加厚朴、大腹皮、木香;大便溏稀者,加马齿苋、地锦草、山药等;便血严重者,加血余炭、云南白药;高热烦躁、舌红绛者,加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气阴两虚者,加人参、生地黄、麦门冬 。本方苦寒较甚 , 有败胃之弊,不宜久用,应中病即止 。阴虚者慎用 。
【现代研究】临床也见于治疗菌痢、肠炎、上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咳血,也可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宫颈糜烂、烫伤、中暑、湿疹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地榆可使血流速度趋缓,全血浓度增高,利于血小板抗凝血功能的发挥,且有一定减轻组织水肿的作用 。地榆散可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的修复,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加快愈合的速度 。
【地榆散】【方歌】地榆散可止便血,黄芪芩归加赤芍,槟榔枳壳理气强,此方可将瘀血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