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

【方剂名】温胆汤,出自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原方出自北周·姚僧恒《集验方》(已佚),由唐·《外台秘要》收录(亦名“姚氏温胆汤”“《集验》温胆汤”),其方无茯苓、大枣 , 重用生姜四两,合半夏、陈皮、炙甘草各二两共十两性温之品,胜于竹茹二两、枳实二两共四两性凉之品 , 以制胆寒,而名以“温胆” 。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卷八、卷九、卷十各收录“温胆汤”1首,其中卷九“温胆汤”以《集验》温胆汤减生姜为五片,加茯苓一两半、大枣一枚,减其温性、增其凉性,以欲利胆清胆,并尊胆腑清净以温和为要之意,承袭“温胆”之名 。后世医家多从《三因方》之论 。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竹茹、麸炒枳实各二两(各6克),陈皮三两(9克),茯苓一两半(4.5克),炙甘草一两(3克),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
【用法】水煎服 。
【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
【主治】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 , 头眩心悸,心烦不眠 , 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 , 癫痫 , 苔白腻,脉弦滑 。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更年期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慢性胆囊炎、失眠、肿瘤化疗致呕吐、精神分裂症等病症 。
1.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应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30例,与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治疗30例作对照,7日为1个疗程 。以呃逆完全消失 , 1周内未复发为痊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3.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2012年第5期)
2.更年期综合征:应用温胆汤治疗痰热内阻型更年期综合征40例,与更年康治疗40例作对照 , 10日为1个疗程 , 3疗程后观察两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的情况 。以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精神状态良好,工作、生活正常为治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 , 对照组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第5期)
3.高尿酸血症:12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2例,对照60例 。观察组采用温胆汤治疗;对照组内服丙磺舒0.5克,每日2次;别嘌醇100毫克,每曰3次;碳酸氢钠l克,每日3次 。两组均以15日为1个疗程 , 连续治疗2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血清尿酸浓度下降率≥98%为痊愈;98%>血清尿酸浓度下降率≥80%为显效;80%>血清尿酸浓度下降率>50%为有效;血清尿酸浓度下降率<50%为无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第6期)
4.慢性胆囊炎:运用温胆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30例 , 每日1剂,水煎服 。以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随访未复发或B超检查明显改善为显效;以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随访未加重或B超检查有改善为有效;以症状和体征及B超检查无改善 , 或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停药后又反复发作为无效 。结果:30例中,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 , 总有效率为86% 。(《河南中医》2012年第8期)
5.失眠:应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30例 , 与地西泮治疗30例作对照,10日为1个疗程 。以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 。醒后精神充沛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86.7%,本方对治疗不寐证疗效较好 。(《陕西中医》2012年第6期)
6.肿瘤化疗致呕吐:将62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在化疗前30分钟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1例用温胆汤加减治疗,20日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以呕吐分级标准0-Ⅱ度为有效标准(参照WHO制定的关于抗癌药不良反应的分度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42%,对照组80.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