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肥儿丸,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肥儿丸】【组成】炒神曲十两(300克)、黄连(去须)十两(300克)、肉豆蔻(面裹煨)五两(150克)、使君子(去皮)五两(150克)、炒麦芽五两(150克)、槟榔二十个(150克)、木香二两(60克) 。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猪胆汁为丸 。每服3~6克,量小儿岁数酌定 , 空腹时开水调化服 。
【功效】杀虫消积,健脾清热 。
【主治】主治虫积日久成疳,脾虚胃热,面黄体瘦,腹痛腹胀,发热口臭,大便稀溏 , 舌红苔少,脉细弱 。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儿童多瞬症(儿童异常瞬目症)、小儿口疮、小儿厌食、小儿顽固性荨麻疹等病症 。
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以肥儿丸联合利巴韦林口服液治疗48例 , 婴幼儿1次半丸,儿童1次1丸 , 1次/日,温开水泡成糊状后口服 。与利巴韦林口服液治疗48例对照 。两组用药均观察3日 。疗效评定以体温在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为显效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32例,好转12例 , 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显效2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7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第27期)
2.儿童多瞬症(儿童异常瞬目症):以本方随症加减治疗不伴有面肌痉挛和其他全身症状的儿童多瞬症80例,与谷维素及维生素B₁治疗50例对照,两组均局部滴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滴眼液 。4周后观察疗效 。疗效评定以频频瞬目现象完全消失为痊愈 。结果:治疗组治愈41例,显效23例,有效16例,治愈率为51.25%,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26.00% , 总有效率为92%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新中医》2010年第5期)
3.小儿口疮:以本方治疗24例,1岁以内患儿每次半片,每日2次;1~3岁患儿每次1片半,每日3次;3~5岁患儿每次2片,每日3次;5~8岁患儿每次3片,每日3次;8~13岁患儿每次4斤,每日3次 。也可根据患儿的体质及病情轻重调整剂量 。服药7日,期间禁食生冷、辛辣之品 。疗效评定以临床症状消失,1年内未复发为痊愈 。结果:治疗后痊愈15例,好转6例,无效3例 , 治愈率62.5%,总有效率87.5% 。(《中国民间疗法》2006年第2期)
4.小儿厌食:以肥儿丸加减治疗256例,全部治愈 , 有效率100% 。(《陕西中医》2002年第11期)
5.小儿顽固性荨麻疹:以本方治疗25例,均为用传统方法后再发者 。1~2岁1片 , 2~3岁2~3片 , 再大者依次类推,10岁以上服12片,忌食生冷腥荤以泻下为度 。24例患儿服1次量在12小时内泻下稀便后,皮疹消失 。1例12小时后大便未解,皮疹仍在 。在原量上加1片口服4小时后,皮疹消失,大便泻出 。25例患儿皮疹消失后均未再复发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年第5期)
【方解】方中黄连苦寒,泻旺火,燥脾湿,厚肠胃,杀虫;肉豆蔻辛温,补命火而行之脾胃,以去土中之积郁;木香辛苦温,升下焦无形之气,以达于上,而蒸水谷,和气血,降上焦有形之物以行于下 , 而司决渎,去壅滞;神曲甘辛温,和中开胃 , 消滞去胀,破结行痰,能消能伐,而无伤于正气;麦芽甘成平,能变化有形之坚积,而自含发生之气;使君子味甘而能杀虫,兼可消积;槟榔苦涩甘温,攻坚破积,降泄逆气,而达之下极之下,且其苦能杀虫,其涩能敛阴 。诸药配伍,共奏清心肝、健脾和胃、杀虫消积之功,切中病机,消除厌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