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易黄汤,出自清·《傅青主女科》 。
【组成】山药(炒)30克、芡实(炒)30克、黄柏(盐水炒)3克、车前子(酒炒)3克、白果10枚 。
【用法】水煎服 。
【功效】清热利湿止带 。
【主治】主治湿热蕴阻下焦引起的妇女带下黏稠色黄之症 。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带下病、细菌性阴道炎、慢性盆腔炎、排卵期出血等病症 。
1.带下:易黄汤加减治疗湿热型带下48例,7日为1个疗程 。结果:服药1~2个疗程,带下色黄或黄白相兼或黄赤相兼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者为治愈,共21例;黄带显著减少,或变白色为显效,共23例,总有效率为91.6% 。(《甘肃中医》2003年第4期)
2.细菌性阴道炎:以加味易黄汤阴道冲洗结合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对比 。将加味易黄汤阴道冲洗结合西药治疗设为研究组,单纯西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各60例,10日为1个疗程 , 观察其疗效 。结果:研究组60例治疗后56例痊愈,4例无效 。对照组60例治疗后20例有效,无效40例 。(《买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年第11期)
3.慢性盆腔炎:以易黄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将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易黄汤加味治疗 , 对照组给予青霉素、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14日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56.3%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第12期)
4.排卵期出血:以易黄汤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 。治疗组30例,口服加味易黄汤;对照组30例,口服裸花紫珠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 对照组70% 。(《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8期)
【方解】本方主治肾虚湿热带下证 , 临床应用以带下黏稠、色黄、苔薄黄、脉濡为辨证要点,临床如见带下量多,伴胸闷口腻、不思饮食、苔黄腻、脉濡略数之湿热较重者,可加茵陈、木通、猪苓、茯苓、椿根皮 。
【易黄汤】【方歌】易黄汤中芡山药 , 黄柏白果车前子,湿热带下夹气虚,补气清热与利湿 。
- 百合地黄汤
- 阿胶鸡子黄汤
- 北京财经贸易管理学院 北京市商贸学院
- 中国易学风水研究院 中国风水应用学张惠民教授
- 射干麻黄汤
- 当归六黄汤
- 桂枝加大黄汤
- 麻黄汤
- 犀角地黄汤
- 网易云怎么投屏到电视 苹果网易云怎么投屏到电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