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童年总是那么的开心快乐呢?( 三 )


因为市一中是寄宿制,所以早中午都有饭 。那个时候的伙食其实是比较简单的,早上是稀饭、咸菜、馒头,中午是炒菜和米饭,偶尔有手工面,到了手工面的日子,队伍就排的长的不行,吃一次麻烦的很 。下午一般是臊子面、炒菜、馒头、稀饭 。我记得好像下午的炒菜品相都很差,像是中午的剩菜 。
那个时候的食堂,还是用饭票的,每周一我拿着父母给的伙食费去换 。饭票是那种塑料的小票,用久了会破损,不容易保存还容易丢 。最搞笑的是,换饭票还需要手续费,好像一百块钱收一块钱手续费 。后来,我得知校门口的小饭店也可以换饭票,不收手续费,就再也不在学校换了 。这种事虽然学校禁止,但好像到了我毕业也没拿出什么可行的办法 。
早餐一般都是在晨练后,住校的学生每个都必须晨练,有管生活的老师每个宿的查,抓到睡懒觉就记名字,没人敢偷懒 。我们一般都是先跑步,起床后把自己的碗筷都放到食堂门口的窗台或者台阶上,然后排队跑步做操,晨练一般是半个小时,然后大伙就拿碗筷吃饭,早上只有住宿生,所以一般不怎么排队,吃完直接洗碗去课室上早自习,一般我们都比走读生早到教室 。那个时候早餐非常简单,价钱也便宜,一份咸菜加两个馒头一个稀饭也就一块钱上下吧 。
中午就餐学生最多,大部分学生都会在食堂吃饭 。所以中午的饭菜质量也最好,菜式和味道都很丰富,好几样好菜都是中午才有的卖 。如果能排队比较靠前,可以打到西红柿炒蛋和小酥肉,这两个菜虽然贵一些,但是下饭,很受学生欢迎 。一般米饭和菜都是分开打,男生一般都是三两,四两米饭,女生就是二两 。那个时候,一份荤菜,小酥肉的售价也只有一块五,就这很多学生还不舍得吃 。中午如果要吃得好,一般需要两块钱左右,在很多学生看来,三块钱一个午饭已经非常奢侈了 。
高中的学习特别紧张,唯一比较轻松的时候就是一起吃饭的一个小时,关系要好的同学一般都聚在一起 。天气好就在操场上吃,天气不好就在食堂或者宿舍吃 。市一中的食堂非常好笑,在里面是没有凳子和桌子的,可能是就餐学生太多了,没地方摆放吧 。所以大伙儿都不能坐着吃,只能都站成一圈或者蹲成一圈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都是一边听评书一遍吃饭,清汤寡水的饭菜就着评书,伴随了我在高中的大多数个中午 。
食堂的晚餐伙食很差,口感和菜式都很少 。有时候是面条,有时候是稀饭炒菜 。面条都是挂面,在锅里煮的稀烂,吃起来毫无口感,油水也少 。我那个时候正在长身体,每天到了下晚自习都饿得够呛,还得想办法吃一顿加餐 。
早市一中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凑,虽然伙食差,但学习气氛很浓 。大部分学生都不操心这些,很少人攀比吃穿,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扑在了学习上 。市一中向社会招生,考进来的都是全市县最好的学生 。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也是五花八门,尤其住校生,农村学生占大多数 。大部分农村学生吃饭都节省,这样的学生多了,大家反而在吃饭上很少攀比,都把较劲的焦点放在学习上了 。而那些从农村来的,家里条件不怎么好的学生,学习起来也更有劲头,并不担心同学歧视 。不知道这样的传统现在还有没有 。
其实那个时候,我记得如果全天在食堂吃饭的话,每天的伙食费应该是在三块钱左右 。这个数字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去隔壁宿舍闲逛,有一个隔壁班的同学告诉我,他这几天吃饭花超了,每天都花了四块多 。这个日伙食四块多还让同学心痛的表情,在我脑中记了很多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